世事总是这样,不想为难别人,难道为难自己?</p>
“不是哪里买的,是书瑶姐姐送的。”</p>
小嘉琪如实答道。</p>
“哦!书瑶姐姐对表姐真好!”赵欣悦低声喃喃。</p>
老太太和李婆子对视一眼。</p>
老太太蹲下身子哄赵欣悦。</p>
“悦儿,你的珠宝首饰可不少,如今年岁还小,也不好佩戴着出门,等你们都长大了,我们再带你们去买。”</p>
赵欣悦点点头。</p>
“太奶,悦儿没想着要买,就是顺口问问。”</p>
老太太摸了摸赵欣悦的头,站起身。</p>
“老闺女,都收拾好了吗?收拾好了我们该去吃晚饭了。”</p>
……</p>
第二天,李婆子和小嘉琪坐着李府的马车回了杏花村。</p>
李老爷子和老太太他们没跟着一起来,毕竟他们若是去了杏花村,李府就没有主子了。</p>
赵欣悦也要跟着夫子读书,没想着要跟她们来乡下。</p>
两辆马车是范伯和另一个马夫赶车。</p>
第一辆马车里坐着李婆子和小嘉琪,后面那辆里面装着的全是她们带回去的东西。</p>
小嘉琪本来想骑着毛驴踏风,李婆子一个人坐在车厢里孤单,非拉着她一起乘坐马车。</p>
小嘉琪也就顺从的答应了,让毛驴踏风跟在一旁就是。</p>
至于买给山山的小马驹,早就让沈青山带回了杏花村。</p>
告别了来门口相送的李老爷子,老太太,赵欣悦等人,马车缓缓驶出南三巷。</p>
盛京城总是一副繁华的景象,巍峨的城墙见证着岁月的变迁,却依然屹立不倒。</p>
城门口进进出出的人们,带着希望和憧憬,奔赴各自的前程。</p>
出了城,随着官道两旁的景致的变化,就能看出如今已经逐渐进入了秋季。</p>
秋高气爽,艳阳高照。</p>
道路两旁的农田里,金黄色的麦浪随风翻滚,沉甸甸的麦穗压弯了麦秆。</p>
稻田里,饱满的稻穗低垂着头。</p>
高粱地,火红的高粱穗像燃烧的火把,映红了半边天。</p>
风轻轻拂过,带来了农作物的清香和泥土的芬芳。</p>
小嘉琪和李婆子望着这充满生机和希望的景象,祖孙俩相视一笑。</p>
李婆子将小嘉琪揽到身边。</p>
“琪琪,你喜欢住在乡下还是住在城里?”</p>
小嘉琪认真的想了想。</p>
“各有千秋吧!琪琪喜欢乡下的无拘无束,也喜欢城里的盛世繁华。”</p>
李婆子握着她的小手,笑着说道。</p>
“终归还是城里更好一些,想要吃什么用什么出门就能买到,只要有银子。”</p>
小嘉琪也是认同的。</p>
在乡下,人们聊的都是张家长李家短的闲言碎语,有些话传着传着就变了味儿。</p>
而在城里茶楼里,不仅能听先生说书,偶尔还能听到朝中局势和最新政令。</p>
相比之下,高下立判!</p>
“再过两年,阿奶给琪琪在京城里买个大院子,这样琪琪就可以两样都有了。”</p>
李婆子以前从不敢有这个奢望,现在真的像乖孙说的那样,她可以坐在家里收银子了。</p>
有了钱,自然要替乖孙思虑将来。</p>
住在李府自然是不错,那是因为李家都是自己的血脉至亲。</p>
假设小弟再娶一房,李婆子肯定不会厚着脸皮去一住就是几个月。</p>
还是自己买的住宅更有归属感,也更能当家做主随意安排。</p>
小嘉琪无可无不可的点点头。</p>
“随阿奶吧!只要是和阿奶在一起,琪琪住哪都行!”</p>
“真是个可人疼的乖孙孙,阿奶是想着反正每月都要来城里给舅爷爷这边送糖果。</p>
咱们干脆在城里添置一处落脚的地方,方便些。</p>
日后你要是想在城里多住些时日,也能自在。”</p>
李婆子慈爱地看着小嘉琪,眼神中满是对未来的规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