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得那一天,微风轻轻撩动我的发丝。手中那封信件,像是一块滚烫的烙铁,让我的心绪翻涌。</p>
庭院的花正开得烂漫,可我站在这暖煦的日光下,却周身透着股疏离的冷意。我已记不清有多少年没见过母亲了,那些关于她的记忆,在岁月的消磨下,渐渐模糊。</p>
这几年,她未曾派人送来一针一线,我也慢慢习惯了没有母亲的日子,甚至有时恍惚觉得,自己生来就是孤独一人。</p>
然而,今天书案上那封突兀出现的信,却如一道惊雷,劈开了我平静生活的表象。</p>
当我看到信封上那熟悉又陌生的字迹,我便知道那个洪府昔日的女主人,终于想起她还有个女儿了吗?</p>
我缓缓展开信笺,映入眼帘的是一行行娟秀的字迹,隔了那么多年,我仍然一眼认出那是母亲的笔迹,信上写道:</p>
为母有要事相商,事关汝之后程。望汝于今日辰时,至庆国寺。</p>
信很短,寥寥数语,只留下了时间和地点,没有多余的问候。</p>
我将信读到这里,唇角下意识勾起一抹讽刺的笑容。母亲啊,她可真是太笃定了,笃定到甚至都没考虑过我愿不愿意,去不去赴约好像都不是我能决定的问题。</p>
仿佛这么多年的分离、这么久的不闻不问,都不曾存在过,她只用这一封简单的信,就默认我一定会按照她的要求,出现在那个约定的地方。</p>
在她眼里,我到底算什么呢?是一个召之即来的附庸,还是她在这场红尘浮世的一个可有可无的孩子?这么多年独自熬过的孤独,那些幼时无助的瞬间,都在这一刻如潮水般涌上心头。</p>
凭什么她觉得,就凭她送来的一行字,就能让我毫无怨言地接受她**的一切安排?</p>
我划燃火折子,那幽蓝的火苗“噗”地蹿起,将黑暗撕开一道口子。我凑近桌旁,把火折子凑近信件,烛火瞬间舔舐上信纸,贪婪地吞噬起来。</p>
虽说外面还是大白天,可屋里的帘子被我拉得严严实实,密不透光。这狭小昏暗的空间里,只有这团烛火在跳跃,映在我的眼中。</p>
如同我眼中燃着两簇跳跃的火焰。</p>
灯烛的火苗明暗闪烁,纸张在火中脆裂、蜷曲,最后化作一小堆轻飘飘的黑灰。</p>
窗外的鸟鸣叽叽喳喳,扰得人心烦意乱。我猛地起身,一把拉开窗帘,刺目的阳光瞬间涌进屋子,让我下意识眯起眼。日光落在那堆灰烬上,像是在嘲讽我的狼狈与无措。</p>
最后的最后,我还是去赴约了,也许,我不去的理由有千百个,但是我实在太孤独了,即使母亲的那份爱里掺杂了许多世俗红尘,但我还是想靠近,似乎她身上有一种让我感到温暖的力量,即使我生而自知,能看透人心,可是我终究是看不透自己,对母亲那五味杂陈的内心。</p>
当我在小沙弥的带领下步入了大雄宝殿时,我定定地看着这尊庄严肃穆的金身佛像,正慈悲地俯瞰着众生。我在蒲团前缓缓跪下,将香烛点燃,双手合十,其实我无缘可求,但我唯一的期许,只是此刻自己能够平静淡然地面对那个多年不见的人。</p>
香烟袅袅升腾,带着我的期许,缓缓飘散在空气中。厚重的檀香裹挟着低沉的诵经声,直直钻进我的鼻腔,可也许这虔诚的祈祷并没能让我紧绷的神经有丝毫放松。我在等,等那个多年未见的人出现。</p>
“啊,娘亲,大雄宝殿在前面!” 一个小姑娘欢快的声音,像一阵疾风,骤然打破了殿内的清幽气氛。</p>
我缓缓睁开双眼,循声望去。只见一个身着粉色罗裙的小姑娘,像只活泼的小鹿,蹦蹦跳跳地朝大殿跑来。她的脸颊红扑扑的,洋溢着天真无邪的笑容,脑后的双马尾随着她的动作欢快地摆动着。</p>
看到朝大殿跑来的小姑娘,我的神色有些许的恍惚,我似乎在那小姑娘的身上看到了幼时自己的身影,在那一刻,我有一种恍惚之感,似乎看到了年少时那个天真无邪的自己,朝我奔来,似乎记忆里我也曾这样蹦蹦跳跳地朝着母亲跑过去,在那一刻,记忆和现实似乎巧妙地重合,我竟然恍惚地失了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