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牢中寻李规,身边的内卫(1 / 2)

闻言,武则天点头道:</p>

“言之有理,这湖州之事就此作罢,明日便返回长安。承嗣,你跟着我一起回去。没有你跟在朕身边,朕一日不得安生。”</p>

武承嗣施施然起身,应道:</p>

“臣这就回去打点行装。”</p>

武则天微不可察的点点头,眼里的满意之色几乎肉眼可见。</p>

“存希的话,继续跟着怀英吧,你这监察御史,应该履行你的职责了。”</p>

“臣李存希愿为陛下赴汤蹈火,万死不辞!”李存希高声道。</p>

“好,说得好。朕有承嗣,有怀英,有柬之,有清芳,有孝杰,有十六卫大将,还有你李存希这么一个后起之秀,何愁我大周江山不定?”</p>

“臣等皆是仰赖陛下天威。”武承嗣说,“陛下,臣等告退。”</p>

“去吧。”</p>

跟着武承嗣退出正堂,李存希迎面就看见了虎敬晖的脸。</p>

迅速对了一波眼神,虎敬晖就走进了正堂。</p>

背后隐隐约约传来武则天和虎敬晖的说话声。</p>

“敬晖,告诉桓斌和清芳,就说不必再去查了。”</p>

“陛下,李规的死活还不明确啊,为什么不继续往下查呢?”</p>

“李规的死活,我已经不在意,因为,我为你们选了一个足以带你们走向昌盛的新太子。”</p>

“新……太子?”</p>

“是的,新太子。他若为新太子,有那小子的一层关系在里面,满朝文武也得捏着鼻子认了。”</p>

“我这便去告知大将军和大阁领。”</p>

走出没多远的武承嗣置若罔闻,领着李存希径直离开了皇帝的行辕。</p>

重新坐在马车上,武承嗣脸上的表情才有了一瞬间的转变。</p>

那是一种错愕和惊喜,虽然转瞬即逝,又恢复到往日平静模样,李存希还是注意到了。</p>

安分的坐在马车上,李存希主动给武承嗣倒茶。</p>

“恭喜恩师。”李存希不动声色的说。</p>

武承嗣摇摇头,道:“你何时见过陛下将这种私密的话,说给外人听?只怕,又是一个烟雾弹。”</p>

兴奋劲头一过去,武承嗣就想通了其中的各种弯弯绕绕。</p>

以他对武则天的了解,基本已经可以判断,这是武则天放出的又一个鱼饵。</p>

只等哪个蠢货咬钩,直接将其连根拔起来。</p>

“恩师真乃天人也。”</p>

“跟皇帝相处久了,你也会知道的。”</p>

……</p>

湖州县大牢。</p>

桓斌和肖清芳带着几名内卫走进来,几名牢子凑过去,还没问来者何人,就被桓斌一个眼神吓退好几步。</p>

“上一边去站着,千牛卫和内卫办事,都把眼睛擦亮点,不该看的别看。”</p>

几名牢子识趣的面向墙壁,动也不动装起了雕塑。</p>

桓斌按着腰刀,走在牢房之间,观察里面的罪犯的模样。</p>

遇着披头散发的,还让对方把头发掀起来,仔细观察观察。</p>

走了一圈,两人都没能发现越王之子李规。</p>

不信邪的两人,又从外到里寻了一圈。</p>

再次转回来,两人还是什么都没有发现。</p>

线人传来的消息,李规就是藏在湖州县的大牢里,可是迄今为止他们没有半分李规存在过的痕迹。</p>

桓斌垮着脸,喊道:“谁是牢头,过来一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