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昭帝见她这般模样便把人往怀里揽,姚淑妃就顺势靠在文昭帝的怀里。</p>
“放心,以后我们还会有孩子的。”</p>
姚淑妃没有再说什么,文昭帝的目光晦暗不明,不知道在想什么。</p>
姚淑妃无子,在宫里也不争宠,若不是因为她还是四妃之一,若不是皇上每个月也都会照例来她宫里一次,这宫里怕是没人在乎她了。</p>
文昭帝在姚淑妃的宫里歇下了,第二日早朝的时候文昭帝给五皇子与三皇子的处罚就下来了。</p>
文昭帝前些日子就准备给几位成年皇子封王了,三皇子与五皇子本来也是要被封亲王的,可却出了这种事,两人便只能被降为了郡王。</p>
三皇子广郡王,五皇子安郡王,二皇子宸王,四皇子容王。</p>
除了四位成年皇子,其余皇子还未成年,所以要等到他们成年了搬出宫去住了才能封王。</p>
除了降了两位皇子的王爵外,三皇子禁足三个月,罚俸一年,这是明面上的,私下里文昭帝让他的收的那些金银全部上交国库。</p>
五皇子同样禁足三个月,罚俸一年,之前五皇子在兵部领了差事,文昭帝直接罢免了他的所有差事。</p>
这对五皇子来说才是罚的最重的,罢免了他的所有差事,就是要他远离朝堂。</p>
远离朝堂他还怎么去争那个位置,可是他如今只能受着不能做什么。</p>
三皇子没被罢免自己的差事,心里松了口气。</p>
处理了三皇子与五皇子,文昭帝又赏赐了二皇子好多东西,毕竟他是受害者。</p>
几个牵扯其中的官员要么被贬职,要么就是被罢官了。</p>
至于四皇子,好像就是一个陪跑的,没罚也没赏。</p>
说了给四位皇子封王的事后,文昭帝便让刘福拿出了一道圣旨。</p>
“众臣听旨!”</p>
刘福打开圣旨,众大臣闻声便纷纷跪下。</p>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姚氏淑妃德贤有加,入宫多年行事得体,并无过错,朕心甚喜,封姚氏淑妃为皇贵妃,掌凤印,封号淳熙,尊淳熙皇贵妃,钦此!”</p>
众人都没想到文昭帝会封姚淑妃为皇贵妃,皇贵妃仅次于皇后,如今文昭帝让皇贵妃掌凤印就是没有打算再立后的事。</p>
“陛下,不可啊!”</p>
“姚淑妃无子嗣,没为皇室开枝散叶,无功无劳,何以当得起皇贵妃之位。”</p>
丞相与太师没有开口,内阁的几位大臣都是文昭帝的人,也没有开口。</p>
说这话的人是礼部的一个官员,他此话一出便也引得不少人附和。</p>
这其中就有大理寺少卿和信国公,两家因为之前陆明枫和信国公府二姑娘的事,如今便勉为其难的结为了殷亲。</p>
但是信国公府还是看不上大理寺少卿陆家的,可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了,女方还是信国公府的姑娘,所以信国公府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下了这门婚事。</p>
好在两家人站队都是站三皇子那一方的,在利益相同的情况下那点儿女婚事就没什么影响了。</p>
文昭帝听着一个个言之凿凿的说话声,说什么姚淑妃无儿无女,对皇室没有功劳,不能为皇贵妃的话,文昭帝只是在心里呵呵的冷笑两声。</p>
说得这么冠冕堂皇不过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着想而已。</p>
时丞相与卢太傅两人对视一眼,默默的低着头自顾自的远离的吵闹的包围圈。</p>
两人都是聪明人,当了这么多年的臣子,文昭帝的心思两人还是能猜出几分的。</p>
文昭帝此举的目的一是为了给姚家一个交代,没看到两个皇子都受罚了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