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雷总对比法(2 / 2)

姜望心头那种被人看光的感觉总算消散了一点。</p>

林时的注意力也不在他身上停留。</p>

随意的一眼扫过之后。</p>

对着众人微微颔首,道:“本帅确实已经有了具体的章程,至于是什么章程,暂且保密!”</p>

“保密?”</p>

一听这话。</p>

众人眼中的期盼之光顿时熄灭。</p>

保密,什么叫保密?</p>

怕泄露消息,可以说保密。</p>

没有章程,也可以说保密。</p>

现在这个时候,众人实在是很难不悲观。</p>

感受着众人悲观的情绪。</p>

林时笑了笑,淡淡说道:“不过,章程虽然保密,本帅却可以给你们算一算这场仗到底有没有得打!”</p>

“怎么算?”</p>

李晟抬起头询问。</p>

努力压抑着眼中的不甘。</p>

他还想在林时的领导下报仇雪恨。</p>

用北魏主将的人头来祭奠战死的十万英灵。</p>

所以,他绝不愿放弃任何一丝希望。</p>

林时抬手示意他稍安勿躁。</p>

旋即对着所有人询问道:“你们都说北魏在雍州驻扎了近三十万大军,本帅且问你们,可知北魏这三十万大军,除去各类辅兵,工兵,还剩下多少步卒,多少骑兵?”</p>

听见林时的问题。</p>

众将顿时一头雾水。</p>

辛林问道:“大帅,为什么要除去各类辅兵与工兵,他们不也是兵吗?”</p>

“他们当然是兵。”</p>

林时肯定了辛林的问题。</p>

旋即笑吟吟地反问道:“那这些兵,需要上战场吗?”</p>

这话一出,众将顿时明悟过来。</p>

王明镇接过话头,沉声应道:“要这样算的话,北魏的战兵,应该在十万上下。”</p>

林时刚要点头。</p>

王明镇忽然话锋一转,问道:“可大帅,如果按这样的计数方法,咱们的人数是不是也要大打折扣?”</p>

</p>

喜欢我!大梁活阎王,女帝劝我善良请大家收藏:我!大梁活阎王,女帝劝我善良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

“毕竟,咱们军中也有不少辅兵与工兵之流。”</p>

林时应是,轻声道:“那你算算,咱们这八万人,有多少辅兵,多少战兵?”</p>

“六万!”</p>

王明镇想也没想便报出一个数字。</p>

随即分析道:“大帅带来的两万京营禁军,乃是全员精锐。”</p>

“李将军麾下的三万龙武军,也是多兵种集结的大型作战兵团。”</p>

“两军的后勤补给,都是直接由朝廷征调民夫负责。”</p>

“唯有平阳关三万守军之中,有两万辅兵,专司平阳关后勤之事。”</p>

“所以,我军的战兵有六万之数。”</p>

听见王明镇报出的数字。</p>

其他人也是齐齐点头,表示这个数字没问题。</p>

林时笑吟吟地问道:“八万打三十万没法打,那六万打十万呢?”</p>

众人面面相觑。</p>

这种对比法,他们还是头一次见。</p>

李瑷上前一步,硬着头皮道:“大帅,这样对比,人数的差距是缩小了。”</p>

“可北魏十万战兵之中,少说也有三万轻骑。”</p>

“而我军只有您带来的三千轻骑,赢面也还是不大啊。”</p>

林时挑了挑眉:“你也说了,只是赢面不大,不代表没有赢面,不是吗?”</p>

李瑷一怔。</p>

林时继续说道:“那不妨再对比一下,敌我双方的着甲率,你们都是与北魏作战多年的老将了,对北魏的着甲率,应该有所了解吧?”</p>

闻言,众人又是一愣。</p>

这下,都不用汉中诸将开口。</p>

辛林便主动开口道:“自古以来,中原便缺少铜铁矿藏,因此,北魏的大军,多以牛皮制甲。”</p>

“而我大梁立国蜀中,蜀中自古以来便盛产铜铁金银。”</p>

“如此对比下来,论着皮甲率,我朝不如北魏,但论着铁甲率,我朝不逊北魏,甚至略有胜之。”</p>

喜欢我!大梁活阎王,女帝劝我善良请大家收藏:我!大梁活阎王,女帝劝我善良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