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第 61 章
等周五吃過晚飯再去上課, 去往打谷場方向的人流量變大,溫淼很樂意跟同伴們一塊兒去學習,說:“有這麽多人作伴真好。”
她的同事都已經在準備評級考試了, 她還在學習高中課程呢,她得加把勁兒。
馮小麥要考的是助理研究員, 美滋滋地說:“秦耕組織大家一起學習很好, 這樣才有學習氣氛,有動力。”
羅胡蘭跟她考一樣的,說:“秦耕連考試都願意帶着咱們, 我發現跟他做同事真的有很多好處,在工作中思路指令清晰,跟着他幹容易出成績, 他還能帶動大家共同進步, 還願意關照每個人。”
“對, 連評級他都願意帶上大家。”
大家都能感受到這一點, 這個說法引來一陣附和。
“常棣、陳豐, 你們倆都跟秦耕考一樣的,都考研究員。”
常棣手裏拿着一大摞書, 說:“對啊。”
“不知道種植基地有幾個研究員名額,能有一個就不錯了吧。”有人說。
“那你們不是只有一個能評上?”
秦耕跟他們可是競争關系,可他還是願意組織大家一起備考,可見他有多大度。
換個人極有可能自己參加考試,評上後再通知大家。
常棣滿臉正經:“錯, 還有可能都評不上。”
他這樣一開玩笑, 氣氛立刻就輕松活躍, 很多人都是競争關系,但他們也是志同道合共同奮鬥的夥伴。
等到八點多鐘, 陶所長到打谷場來看大家,夜校還在上課,備考的職工也在學習,陶所長被感動了。
這些年輕人在鳥不拉屎的地方工作,平時沒什麽娛樂活動,個人問題都很難解決,但他們仍在積極追求進步。
她敢說,他們基地的年輕人最刻苦努力。
這幾年他們淨顧着種地,都沒評職稱,現在作為全國農業模範單位,她想這些年輕人應該擁有機會。
等離開夜校回宿舍,她馬上給田部長寫信,問問能不能多批給種植基地一些評職稱的指标。
——
溫淼這段時間沒有額外工作,跟種植基地所有人相比,她基本算是最輕松的。
陶所長跟武師長也在忙碌,準備接待來自全國各地的考察學習人員。
在田部長的明察秋毫下,任何虛報糧食産量的行為都會被揭穿,各地在生産方面都非常務實,基地因為兩倍的糧食産量毫無疑問成為全國标杆。
陶所長跟武師長都很謙虛,說産量有雨水原因,但作為全國典範,田部長還是安排各地農場、建設兵團、研究單位、公社代表到沙漠種植基地參觀學習。
這對沙漠種植基地來說是件光榮的事兒,兩人當然非常重視。
陶所長問溫淼:“很多代表想借這個機會見見你,你要見他們嗎,我可以安排你來講話。”
溫淼連忙推辭:“可不要讓我講話,我這是老天爺給的本事,不是真才實學。”
陶所長正色道:“淼淼,可不要妄自菲薄,很多人羨慕你,這本事他們想有都有不了。那我就不安排你接待,也不讓你講話。”
只要見面,即使不做介紹,溫淼也難免被人一眼認出來,就她這俊俏模樣,丢人堆裏根本就無法被忽視。
沙漠種植基地迎來第一波考察學習人員。
陶所長跟武師長這兩位神清氣爽,可不像當初種植基地進退兩難那樣,來個人看到半死不活的莊稼他們就覺得窘迫。
現在他們帶着考察團參觀稻田、玉米田,養雞場、養羊場、倉庫、防風林、肉苁蓉田,外加一大塊經濟作物試驗田。
這大塊試驗田是秦耕帶頭搞的,有沙棗、甘草、苜蓿、油莎豆、鎖陽等等,國家需要的話沙漠會擴大種植,另外以後随着技術進步,農民也能有更好的灌溉方法,比如打深井管道灌溉,種植所現行研究這些經濟作物,也是為了以後沙漠附近農民增收考慮,這是種植所的重要工作。
站在向遠處無限延伸一眼望不到邊際的綠油油的稻田邊上,考察團的團員們紛紛感嘆沙漠裏竟然能有長得這麽好的莊稼,入目一片碧綠如波濤起伏,充滿生機,充滿希望。
“這就是沙漠綠洲吧。”
“不是親眼看到的話,很那想象出你們能在惡劣的自然條件下創造出産量奇跡。”
“沙漠種植基地不愧是全國的标杆。”
“我們确實應該向沙漠種植基地好好取經。”
陶所長笑眯眯地聽着,心說種植基地有溫淼,在降雨方面應該算是條件最為優秀。
“陶所長,祝賀你,你們把沙漠種植基地搞得風生水起,我是自愧不如。”老羅說。
老羅是種植所前所長,當時沙漠基地舉步維艱,他的壓力實在太大,覺得難當大任,申請調回了城裏。
現在看到沙漠基地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內心的感慨有如波濤般翻滾。
當時看着了無生氣的種植基地,他一分鐘都呆不下去,急吼吼的回了城,跟着一起走的,還有六七個中年人,只有陶所長留了下來。
他們在城市裏再幹半輩子,都趕不上陶所長的成績跟貢獻。
看到對方複雜的表情中有驚訝、豔羨、贊嘆,是否夾雜着後悔不得而知。
陶所長笑着說:“你可別叫我陶所長,叫我老陶就行,我們這是足夠幸運能夠解決雨水問題,種植基地才能搞起來。”
想起當初的困窘,她很想讓前同事們,前任所長看看沙漠基地現在有多紅火,她還想讓他們知道她手下的年輕人成長得很快,他們各個拎出來都能獨當一面,她一定要把這些事實都告訴他們。
——
等到秦耕他們考試的時候,大家都很振奮,不需要他們去外地,有考官帶着試卷來種植基地給他們考試,考場就是他們平時學習的教室,這是陶所長為他們争取來的便利。
大家說說笑笑去考試,就跟平時去學習一樣,等考完試分別去各自工作崗位,一點壓力都沒有。
溫淼自己考試會有壓力,可她看秦耕考試容易得很,一定能輕松考過。
——
參加評研究員職稱考試的人都沒想到,所有人不同的考試全過。
這麽多人一起競争有限的名額?
葛強勝最想看熱鬧,他覺得秦耕這次決策失敗,到時候種植所都得被他們搞的烏煙瘴氣。
可是他一直等着,同事們并沒掐起來。
“這次每個級別都有幾個名額啊,有人去找陶所長打聽過嗎?”
羅胡蘭很緊張:“我肯定評不上,我不去問。”
馮小麥很謙虛:“你都評不上,我就更評不上了。”
到最後也沒人去打聽。
沒想到,秋收之前,田部長又來基地,他只來過基地一次,基地增加三倍面積後他還沒來過,當然要過來看看。
除了看基地的生産經營情況,做秋收前動員,他來還有一件大事,宣布職稱評定結果。
“沙漠種植基地的年輕人都非常優秀,前幾年基地一門心思搞生産,為國家貢獻了幾百萬噸的糧食,但是呢,忽視了大家的職稱評定,這次一次性給大家補足,這次沒有評上的年輕人不要氣餒,以後職稱評定正常開展,大家都有機會提升進步。”田部長年過半百,頭發花白,聲音卻中氣十足很有感染力。
所有人感覺很振奮,這可是田部長第二次來種植基地,這說明基地受重視,管種植基地的最高領導能關注基層職工職稱評定的事情,這對每個人都是莫大的鼓勵。
先從實習研究員開始念評上的人員名單,等念到助理研究員名單時,羅胡蘭很驚喜,考試通過的人多,她本來不抱什麽希望,沒想到評上了。
不過沒開心幾秒鐘,她轉頭看馮小麥,她評上了馮小麥不就評不上了嘛!
坐在同一排的馮小麥也在看她,低聲做口型:“祝賀你。”
羅胡蘭收斂笑容,捏住了馮小麥的手,可忽然又聽到馮小麥的名字,她的表情又轉為驚喜:“你也評上了。”
馮小麥的表情比她更誇張,滿臉難以置信:“我沒聽錯吧。”
等念到研究員這個職稱,秦耕、常棣、陳豐全部入選。
田部長聲音慷慨激昂:“三個年輕人非常優秀,他們全都有研究成果,秦耕的沙漠肉苁蓉,常棣的發酵稭稈,陳豐的人工天麻,他們憑借出色的工作能力跟研究成果評上研究員職稱。”
溫淼趕緊往男同志那邊看,她覺得秦耕非常厲害,這麽年輕就評上了正研究員。
秦耕敏銳覺察到了溫淼在看他,偏頭往溫淼所在的方向看,越過好多黑黢黢的腦袋,正好看到她明媚的笑臉。
田部長也是這樣說的,說秦耕是全國最年輕的農業領域的研究員。
溫淼有點疑惑,回想起一起去夜校邊教室學習的面孔,她覺得好像所有人的名字都提到了。
正這樣想着,旁邊有人低聲說:“是不是所有考試過關的人,全都評上職稱或晉升了?”
“好像是,一個沒落。”
居然一個沒落,三十多個名額,所有人都上了。
食堂裏安靜好一會兒後,響起熱烈的掌聲。
田部長看着一張張年輕的面孔,解釋說大家不用驚訝,種植基地前幾年都沒評職稱,平均到每年,這個數字很正常,還鼓勵大家說每年都有機會。
食堂裏的氣氛都變了,從嚴肅到歡快就在一瞬間。
所有參評的人懸着的心落回原位,不僅自己晉升,共同奮戰的同事也都晉升。
最高興的人還有陶所長,名額是她争取的,但如田部長所說,這是一次把之前的補上。
基地的年輕人在艱難的條件下被迫很快,都成長的很快,原先只有她一位正研究員,現在有四位。
所有職工中最驚訝的人是葛強勝,他雙眼大睜,嘴巴張開,好半天都合不攏。
他覺得名額有限,這麽多人組團備考室不明智的,他就沒有參加考試,三十多人要麽評上職稱,要麽評上職稱,根本就沒他的份!
本來他覺得會看到的是大家競争、內鬥,沒想到全都升職,一個都沒落下。
為什麽能一下子搞這麽多指标!
如果他當時也一起備考,現在已經是副研究員。
他現在又是後悔又是羨慕!
居然白白錯過了一次好機會。
對,他就是這樣糾結且擰巴的人。
等吃過晚飯回到宿舍,溫淼說:“恭喜你啊,秦研究員,你真厲害。”
秦耕嘴角微彎:“一般,要說厲害誰都比不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