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看魏珩笑话(2 / 2)

闻家是游商出身,有开国之功。</p>

从太祖皇帝开始,闻氏族人经常代大盛出使列国。</p>

《闻氏山河志》是闻太公晚年所撰,包括他早年游商,中年跟随太祖南征北战,晚年出使的经历,主要以山川地理为主。</p>

后来,闻氏子孙每到一个地方就添减一二,经过多年完善,终成《闻氏山河志》。</p>

这种奇书,自然要献给朝廷,不过都是抄录版。</p>

真正的原版闻家一直好好收藏,谁要都不给。</p>

兵部尚书:“我把行军图给闻太傅看了。”</p>

魏珩很好奇:“然后呢?”</p>

兵部尚书:“闻太傅说宝剑赠英雄。”</p>

“……就凭那幅行军图?”</p>

“那当然不是。”</p>

“???”</p>

“是就凭他能画出那幅行军图。”</p>

“……”</p>

魏珩并非蠢人,一下子哑口无言。</p>

是啊,那只是区区一幅图而已。对战局肯定是有很大帮助的,但要说仅凭那幅图就能对战事造成多颠覆性的影响也不至于。</p>

可是,能画出那幅图,就意味着画图之人除了精研地形地貌之外,对天象,土壤,气候、水流都有很深的了解。</p>

说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也不为过。</p>

而且通过这幅图,说明她肯定掌握着更先进的测量方法、更精准的绘图手法、更复杂的数术计算和更高明的布局。</p>

那当然是一幅很好的行军舆图,但又不仅仅是一份舆图。</p>

是绘图之人广博的见识和前所未见的高深知识。</p>

从摄政王到闻太傅,最看中的明显是这一点。</p>

一张图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绘图的那个人。</p>

“你继续装情圣吧,我还要求见叶先生。”该嘲笑的都嘲笑完了,兵部尚书也不想跟他浪费时间,递上拜帖表明来意。</p>

片刻后有小厮出来传话,说叶先生有请。</p>

兵部尚书穿的是常服。</p>

在进门之前,他下意识低头整理衣衫,还掸了掸袖子上的灰,最后又扶正发冠,生怕有什么失礼之处。</p>

魏珩看着他周正的动作,肃穆的神情,张了张嘴,却半个字都说不出来。</p>

喜欢刺激!摄政王倒贴当我外室闪了腰请大家收藏:刺激!摄政王倒贴当我外室闪了腰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

</p>

喜欢刺激!摄政王倒贴当我外室闪了腰请大家收藏:刺激!摄政王倒贴当我外室闪了腰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