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瓷没睡多久,起来看见胡阿姨在织围巾。</p>
“给婆婆织的?”</p>
她问。</p>
“是啊,这颜色好看吧!”</p>
胡阿姨展示给她看。</p>
“不错。”</p>
小瓷回答道。</p>
她就是通过颜色,猜测这是织给麻子婆婆的。</p>
枣红色。</p>
是老人会喜欢的颜色。</p>
“虽然婆婆腿摔骨折了,不能多动,但天气好的时候,还是想带她出来晒晒太阳。去年的围巾,今年不流行了,重新给她织条今年流行的。”</p>
原来,小瓷听到这些,会嗤之以鼻,会不屑一顾。直接买一条不好吗,万一织到一半人走了……就算人没走,用的上,那有过能用多少次,不浪费吗……</p>
但现在,她一边说着好,一边帮胡阿姨整理毛线球。</p>
有些事看似没有意义,却是给留下来的人极大慰藉。</p>
胡阿姨照顾麻子婆婆十三年,对麻子婆婆来说,胡阿姨代替了她缺失的那部分生活自理能力。而对于胡阿姨,麻子婆婆早就超脱了工作范畴,成为了她的亲人……</p>
“我带婆婆去安北,会有希望吗?”</p>
小瓷突然问道。</p>
胡阿姨摇头,“没希望了,少爷早就找人问过了,甚至去年还送去榷东市里,调来几个国外专家,一起又想了治疗方案,结果,他们都让带老人回家……在自己家里走掉,比在医院插满管子走掉要舒服……”</p>
油尽灯枯。</p>
婆婆是年纪到了。</p>
“她是在我走之前生的病,还是走之后。”</p>
“孟小姐,你这都忘记了?”</p>
胡阿姨惊讶。</p>
小瓷指了指脑袋,说:“忘的一干二净。”</p>
胡阿姨有些遗憾和可惜。</p>
丫头只记得麻子婆婆,但不记得与麻子婆婆相处的那十年……</p>
“走之前,她头疼,晕倒了好几次,去医院检查然后发现的,但没和你说,想让你放心去安北。”</p>
小瓷点头。</p>
和自己猜的大差不差。</p>
“一开始,症状没那么严重,我一个礼拜来两到三次。后来,少爷知道了这件事,立马给婆婆安排手术。手术效果说好也好,说不好也不好,婆婆病情控制住了,但干活这些那是一点都不能干了,她原先喜欢种花种菜,手术后完全弯不了腰,只能稍微走点路。然后就是去年,病情复发……”</p>
胡阿姨细数这些年麻子婆婆的病情变化。</p>
每一次变化都在宣告,麻子婆婆正进入生命倒计时。</p>
小瓷听得很不是滋味。</p>
起身,绕着院子,闲逛了两圈。</p>
“我回来了,婆婆应该高兴了。”</p>
她自语道。</p>
胡阿姨听见,笑说:“那当然了,婆婆隔三差五就要说起你。”</p>
“是吗。”</p>
小瓷轻笑,心里又开始生气孟沅浠太听话。</p>
唐敏芳不让,她不会存钱,偷偷来榷东吗。</p>
死板。</p>
“婆婆应该醒了,我们去看看她。”</p>
“来了。”</p>
……</p>
麻子婆婆心情不错,但耐不住药效影响,陆陆续续一直在睡觉。</p>
小瓷吃完晚饭,问胡阿姨,晚上陪床要不要轮着来,她也好休息下。</p>
“小姐,没事,我都习惯了。换你照顾阿婆,我还有点不放心呢。”胡阿姨笑笑,拒绝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