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3章 于谦外放(1 / 2)

徐闻很开心,自己三个儿子都很听话,愿意听从自己的意见。</p>

只是,也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p>

在这个年代,徐闻六十多岁,已经算高寿,还是保养得好。</p>

或许哪一天穿越者的福利不再,自己身体急剧老化,失去生命可能也就几天的时间。</p>

徐闻希望自己的遗志能够有人继承下去,辅佐大明走得更远。</p>

家庭会议定了基调,徐谦在朝堂上也没有那么和王振针锋相对,就连那块洪武铁牌的事情,也没有再提。</p>

这让一直提心吊胆,生怕徐首辅再追究王振,甚至是朱祁镇都松了口气。</p>

体会过有徐谦和没有徐谦,完全两个模样的内阁后,朱祁镇和他的王伴伴,都不太敢得罪徐阁老。</p>

就怕许首辅再次辞职,虽然能扩展内阁,但是人多嘴杂,心杂,鬼知道会不会现在变得更好。</p>

双方进入到战时的平静期。</p>

当然只是看起来这样,暗地的较量从未停止。</p>

正统十一年,抱恙许久的杨溥终于驾鹤西去。</p>

三杨中的最后一名,也消失于人世。</p>

内阁中宣德时期的老臣,就只剩下徐谦一个人,斗争形势也更加严峻。</p>

徐谦想把于谦拉进内阁,好为自己搭把手,帮忙分担一点政务。</p>

被于少保当面痛骂过的王振坚决反对。</p>

作为掌印太监,现在他在内阁的话语权或许不强。</p>

但是想要坏事,让人进不去内阁,那可就太简单了。</p>

而且王振明白,如果双谦同时进入内阁,那自己的“好日子”可就要来了,必须竭力阻止。</p>

正好宣府之事延宕将近一年后,终于审毕,王振在朱祁镇的庇护下躲过一劫。</p>

但是他反戈一击,让被控制的御史上书攻击于谦,称兵部尚书应该承担责任,为什么孙连仲会被任命为宣府总兵。</p>

虽然没有事实证据,于谦收受好处,但识人之明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必须进行惩处!</p>

朝堂之上,朱祁镇顺着王振的倒打一耙,就要撤掉于谦的兵部尚书。</p>

徐谦当然据理力争,以吏部尚书的名义,不接受这个人事调动。</p>

五军都督府的代表张辅和徐华都站了出来,表示愿意承认这个责任,也站在了徐谦这边。</p>

这两位勋贵出面,御史也不敢随便弹劾。</p>

都是刀山上杀出来的人物,在并无确实证据的情况下,胡乱攀附,怕是自己的也会被人扒拉下去。</p>

于谦这种直臣,虽然被人划为徐家一党,但在朝中只有寥寥数位君子之交,正好被当成王振朝徐家势力开的第一刀。</p>

别人可以不管,徐谦当然不能坐视不理,必须保住于谦。</p>

天子和首辅再次顶牛,经过上一次的事情,朱祁镇也成熟不少,学会了妥协。</p>

最后双方唇枪舌剑之后,各退一步。</p>

徐谦接受了于谦的调任,可是天子不能对于谦进行降职。</p>

最后的妥协就是于谦外调为河南巡抚,仍为正二品。</p>

但大家都知道,从中央到地方,还是尚书到巡抚,已经是贬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