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头渐高,宣府总兵杨洪在议事厅来回踱步。</p>
按理说,使团此刻早该抵达宣府,却迟迟不见踪影。</p>
更蹊跷的是,昨夜那支过境的万骑大军,竟如人间蒸发般不见踪迹。</p>
“报!”</p>
一名夜不收风尘仆仆冲入厅内。</p>
“总兵大人,在三十里外的草甸发现战场和数百具尸体!”</p>
“备马,本官亲自去查看!”</p>
杨洪心头一惊,亲自去一趟。</p>
当杨洪率亲兵赶到时,眼前的景象令他倒吸一口凉气。</p>
枯黄的草原上,横七竖八躺着近百具尸体,鲜血将枯黄的草甸染成暗红色。</p>
当看到一地锦衣卫的官袍时,杨总兵悬着的心终于死了,双目失神,一屁股瘫坐在地上。</p>
“查!给本官彻查!”</p>
杨洪声音发颤,为自己的前途感到担忧。</p>
因为在满地尸骸中,唯独不见使团首领和锦衣卫指挥使王峰的踪影。</p>
随行的副将,是追随过徐华征战瓦剌的老将。</p>
他蹲下身,仔细查验马蹄印。</p>
“大人,是瓦剌铁骑无疑,这特制的马蹄铁!”</p>
副将指着雪地上清晰的印记:“还有行军阵型,至少上万精锐。”</p>
随后宣府夜不收又找到往来的行商,他们都都表示昨晚确实听到厮杀声,还有火光满天。</p>
但是使团和锦衣卫人数都不少,选择的营地都离官道甚远,行商们也不敢上前查看。</p>
直到凌晨时,他们才听到大队马蹄声离去。</p>
“总兵大人”</p>
副将压低声音:“看这阵势,瓦剌怕是蓄谋已久,使团遇袭,指挥使被掳,此事若传回京师”</p>
杨洪眼前一黑,踉跄着扶住亲兵。</p>
他仿佛已经看到王振那张扭曲的怒容,听到朝堂上‘渎职’‘问斩’的呵斥。</p>
更可怕的是,这很可能是瓦剌全面南侵的前兆!</p>
“立即八百里加急奏报兵部!”</p>
杨洪强自镇定:“全军戒备,关闭所有关隘!”</p>
杨洪从孙连仲手中接过宣府总兵的位置,并不是因为有多能打。</p>
而是因为他听话,够老实,是各方妥协的一个后果。</p>
指望他像徐华那样大杀四方,去把瓦剌的大部队干掉,实属难为他了。</p>
第一,杨总兵没那个胆子。</p>
第二,宣府的骑兵也远远不如三千营那般精锐,拿他和堂堂武国公比统兵能力,那相当于对徐华的一种侮辱。</p>
就像他昨晚的选择一样,意识到问题闹大以后,杨洪赶紧下令骑兵队马上回城,把一些重要的证物都带回来。</p>
另外准备第一时间上报给朝廷。</p>
使团生死不知,就已经是大件事。</p>
关键是杨总兵知道,这锦衣卫的指挥使可是王振的侄子啊!</p>
现在王公公权势滔天,谁不知道?</p>
自己每次回京师述职时,也得老老实实去登门拜访。</p>
如今的兵部尚书陈唏,那可是妥妥的阉党!</p>
自己如若不想被穿小鞋,被人在后勤补给上卡脖子,就得老老实实孝敬。</p>
对比使团出问题,杨总兵更害怕是王峰出问题。</p>
毕竟瓦剌那只是蛮夷,谅他们也不敢摸大明虎须,可王公公是真会记仇的。</p>
</p>
八百里加急的战报如一道惊雷劈入内阁。</p>
那鲜红的火漆印记刺得人眼睛发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