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闻与徐华这对父子,一位是历经五朝的定海神针,一位是战功赫赫的当世名将</p>
再加上执掌大明海军的徐明,三人联手形成的合力,绝非简单的叠加。</p>
在过去一年里,这徐氏三杰配合无间:</p>
徐闻运筹帷幄,调整土着政策;</p>
徐华亲率海军陆战队镇压叛乱;</p>
徐明则掌控海上要道,切断叛军外援。</p>
他们雷厉风行地惩处贪官,整肃吏治,将王振安插在六省的党羽连根拔起。</p>
面对如此雷霆手段,王振竟出人意料地选择了沉默,对党羽的求救置若罔闻。</p>
多管齐下,军政并举,这场原本预计需要两年才能平定的六省叛乱,竟在短短一年内就基本解决。</p>
当初朱祁镇与王振痛快应允徐氏父子南下,正是看中了平叛的难度。</p>
谁曾想,这对父子用兵如神,治政有方,这才过了多久,六省情况就被梳理得差不多了。</p>
剩下的些许细节,实在不需要一位王爷加一位国公全部待在那里。</p>
听说要找回越王父子,王振第一个跳出来反对。</p>
"此事不妥!"</p>
王振脸上堆着假笑:“越王难得亲临南洋,不如待善后事宜全部了结再行回京。”</p>
他这副一心为公的形象,可大家都明白,这纯粹就是怕看到徐闻,</p>
这一年来徐闻不在京城,王振确实轻松不少。</p>
此刻听说老对头可能回朝,顿时如坐针毡。</p>
朱祁镇端坐龙椅,目光深邃。</p>
作为帝王,他考虑得更为周全。</p>
王振的意见固然重要,但面对近在咫尺的瓦剌威胁,他心中确实没底。</p>
沉吟片刻后,皇帝缓缓开口:“越王继续坐镇中南,处理中南六省善后事宜,一切完毕再行回京,这些政务还需要他多费心,既然武力叛乱都已经被消除,武国公可先行回朝。”</p>
这个折中的决定,既安抚了王振,又为北疆战事增添一员虎将。</p>
朱祁镇暗自盘算:徐华用兵如神,若瓦剌真有不轨,正好派他出征。</p>
至于徐闻还是让那位老王爷继续待在南方为好。</p>
要说大明谁对瓦剌最有心得,那当然要数徐华莫属,</p>
大家都知道瓦剌当时那么干脆利落地愿意归附,是为了什么,不就是被武国公打怕了?</p>
谁也没料到,事情还会出这种波折。</p>
一想到徐华回来,瓦剌在他手上肯定会快速平定,到时候必然会追问自己侄儿的事情,王振就开始动脑筋了。</p>
“陛下,瓦剌部在拜见天颜,递交国书后,还再行反叛,此等背信弃义之行,需加重惩处!”</p>
“臣建议效仿先帝对废汉王之举,御驾亲征,平定此獠,扬我大明国威!”</p>
朱祁镇听后眼睛都亮了,这句话真是说到朕心坎上!</p>
“好!”</p>
朱祁镇拍案而起,年轻的脸庞因激动而涨得通红:“朕要亲征!”</p>
喜欢成为御史后,我怒喷建文帝请大家收藏:()成为御史后,我怒喷建文帝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