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府夜色沉沉,灯火如豆。</p>
厅堂之内,徐闻和徐谦父子二人并肩而坐。</p>
一人白须苍颜,一人即将步入老年。</p>
窗外蝉声隐隐,屋内一片沉寂。</p>
“父亲,您是不是早就预料到了?”</p>
徐谦忍不住开口,打破沉默。</p>
徐闻端起茶盏,轻抿一口,缓缓点头:“当时复立朱祁镇,老夫就准备拿他当工具人,名正言顺让朱见深当太子,继承大位。”</p>
他向来睚眦必报。</p>
当年朱祁镇说要灭越王府九族,才迫使徐闻作出惊天举动废皇帝。</p>
这次在南宫,朱祁镇又在放狠话,现在居然想扶持亲信,拉拢士绅,暗结党羽。</p>
徐闻怎么会容他?</p>
孤能废他一次,就能废第二次!</p>
没什么区别!</p>
反正都做过一次了。</p>
徐谦沉默,眼神凝重:“可废立之事,动摇的是天命纲常,如今再废一次,天下人如何看待您?”</p>
徐闻淡然一笑:“些许名声罢了,不过过眼云烟,若能换来社稷稳固、百姓安宁,孤愿担千夫所指。”</p>
厅堂之内,光影摇曳。</p>
徐谦第一次看清父亲的背影,如山岳般高大。</p>
即便自己已然位极人臣,却也做不到父亲这般风轻云淡,不为名利所累。</p>
三日后。</p>
大朝会如期举行。</p>
奉天殿之上,文武百官列班。</p>
徐闻一身亲王朝服,端坐丹陛之上,神色肃穆如冰。</p>
他虽不是帝王,气势却远胜帝王,气吞朝野。</p>
朱祁镇没有出现在大殿,而是由司礼监传旨。</p>
“天顺帝身体久病未愈,无法视朝,今愿禅让于皇太子朱见深,以保社稷长安,江山永固。”</p>
群臣哗然。</p>
这圣旨,无异于再次废帝。</p>
只是用“禅让”之名,行“废黜”之实。</p>
尤其是南派官员,最为愤怒。</p>
他们还想着靠皇帝对抗越王独权,奋力一战。</p>
可如今皇帝再被废黜,一年之内,两度更替,朝纲岌岌!</p>
一些御史言官上疏弹劾,控诉越王擅权。</p>
“王夺天命,乱纲常,国将不国!”</p>
“越王擅权,废立无度,臣不与共谋!”</p>
“”</p>
奏章如雪片飞至文华殿。</p>
徐闻一一翻看弹劾奏章,不由点头称赞:“好文采,真是好文采!难怪都说江南多才子。”</p>
于是他下令,让这些弹劾自己的江南言官御史,每人再写十万弹劾奏章,不能重复,更不准代写,由内阁校对笔迹,违者杖责三十,贬谪为民。</p>
群臣哑然,敢怒不敢言。</p>
登基大典在即,朱见深暂摄国政,日夜读章理政。</p>
他翻阅至这些弹劾奏章时,被奏章中激烈言辞所震撼。</p>
“奸臣徐闻,操纵废立,毒焰滔天!”</p>
“越王行同逆贼,罪当伏诛!”</p>
朱见深心中大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