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9章 爵位继承(1 / 2)

成化四年,暮春。</p>

京城的夜晚微凉,英国公张辅却独坐书房,眉头紧锁。</p>

案几上灯火摇曳,映出他鬓边雪白的发丝和满脸沉思的皱纹。</p>

他年过八十,愁容满面,心事重重。</p>

几天来,心头的烦恼如山般压得这位老国公喘不过气来。</p>

爵位继承问题,令张辅寝食难安。</p>

他一生戎马,立下赫赫战功,封为英国公,位高权重。</p>

然而,随着年岁渐长,身体渐弱,张辅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问题:</p>

自己的爵位能否顺利传给下一代?</p>

尤其是在他一心想要确保家族基业延续的情况下,这个问题显得尤为迫切。</p>

张辅有两个儿子。</p>

大儿子张忠是嫡长子,理应继承爵位。</p>

然而,张忠自幼体弱多病,年轻时便已瘫痪在床,动弹不得。</p>

即使张辅在朝堂上颇有声望,许多人也清楚地知道,由于其子张忠残疾,将无法接替英国公的爵位。</p>

朝廷对这种“先天失德”的继承者历来有严格规定。</p>

张忠因其健康问题,几乎被排除在继承人之列。</p>

而张忠的长子,张杰,虽然年纪尚轻,身份却更加复杂。</p>

作为张忠的儿子,张杰理应继承英国公爵位的长子之位。</p>

然而,由于张忠的身体状况,张杰的出生引起了不少人的猜疑。</p>

长期瘫痪的张忠很少与妻子同房,坊间有传言称,张杰是否为张忠的亲生骨肉,尚未可知。</p>

此事一度成为朝廷及张家内部讨论的焦点,许多人私下对张杰的身份表示怀疑。</p>

这一问题若得不到妥善解决,朝廷恐怕不会允许张忠的儿子继承爵位。</p>

在此种种复杂局面下,张辅渐渐产生了另一个打算。</p>

将爵位传给次子张懋。</p>

张懋虽然聪明能干,且一直致力于家族事业,但他却是庶出,无法享有嫡子所拥有的正统继承资格。</p>

张辅深知,庶出的地位意味着在朝廷眼中,张懋继承爵位的可能性极低。</p>

对此,他十分担心,担心朝廷不会允许庶出继承,担心家族的未来会因此陷入困境。</p>

门外脚步轻响,贴身家将小魏轻声问道:“老国公,是否歇息?”</p>

张辅摆了摆手:“睡不着,你去歇吧,我再坐会儿。”</p>

小魏退下后,张辅轻叹一声,自语道:“唉……百战归来身是老,一朝传位意难安。”</p>

片刻后,他唤道:“传信,明日一早,备轿,去越王府。”</p>

</p>

次日清晨,越王府后堂,晨曦初起。</p>

庭院中的腊梅尚挂露珠,一名青衣内侍快步而入,将一叠新鲜印成的纸张恭敬奉上。</p>

徐闻披衣而起,坐于书案前,接过报纸,慢慢展开。</p>

他目光如炬,先扫一眼要闻,再细读评论,半晌不语。</p>

这些年来,徐闻养成了一个习惯:每日必看《皇明日报》。</p>

这报纸早年创办,初名《大明月刊》,后因传播广泛、笔锋犀利,逐渐发展成京师第一大报,又改名为《皇明日报》。</p>

如今已有近四十年历史,在文士百官间影响极大,甚至连成化皇帝朱见深每日也会让人送一份到御案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