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两天,赵三郎的“赵氏秘制串串香”小摊,就在瓦子区那条破巷子的巷口正式支棱起来了。</p>
家当极其简陋:一个豁口铁锅架在几块砖上,下面烧着柴火,锅里是翻滚的骨汤,旁边一个破木板上摆着刚煮好、热气腾腾的串串,种类不多,主要是猪杂、牛杂和几样廉价的野菜豆腐。</p>
一开始,根本没人搭理他。瓦子区的人大多穷困,铜板都要掰成两半花,谁会花钱买这看着就上不了台面的东西?而且赵三郎以前的名声太臭,大家看他的眼神都带着戒备。</p>
赵三郎也不气馁,他深谙营销之道——免费试吃!</p>
他把串串弄得小巧一点,用竹签穿着,见人就递上一串:“尝尝呗!新口味!不好吃不要钱!”</p>
还别说,这招挺管用。白送的东西谁不爱?很快就有人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尝了一口。</p>
这一尝,眼睛就亮了!</p>
这年头,平民百姓哪有机会吃到这么“重口味”的东西?骨汤的鲜美,杂碎的嚼劲,加上花椒带来的微微麻感和香料的复合香气,简直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p>
“哎!你这东西,怎么卖?”第一个吃螃蟹的老汉咂咂嘴,意犹未尽。</p>
“嘿嘿,承惠,一文钱一串,童叟无欺!”赵三郎笑眯眯地报价。</p>
一文钱一串,对于这些廉价的下水料来说,利润不低,但相比其他吃食,价格又极其亲民。</p>
很快,一传十,十传百。“巷口赵三郎那串串香味道绝了”的消息就在瓦子区不胫而走。他的小摊前开始排起了队,虽然大多是些穷哈哈的力夫、小贩,甚至还有乞丐,但好歹是开张了!</p>
当然,铁头那帮人每天还是会准时来“视察”,每次都毫不客气地扫荡走不少串串。赵三郎虽然肉疼,但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权当是交了保护费。好在这三天之期马上就到,到时候得想个办法摆脱这帮吸血鬼。</p>
这天傍晚,生意正红火,赵三郎忙得满头大汗。忽然,人群外传来一阵轻咳声。</p>
赵三郎抬头一看,只见一个穿着青色棉布直裰、头戴方巾、看起来像是个管事模样的中年男子站在不远处,正皱着眉头打量着他这个简陋的摊子,以及周围那些吃得满嘴流油、毫无形象的顾客。</p>
“这位……可是赵三郎?”中年管事开口问道,语气平淡,但带着一股久居人上的审视感。</p>
赵三郎心里一动,这人气度不凡,不像是瓦子区的人。他连忙放下手里的活计,擦了擦手,点头哈腰道:“不敢当,小的就是赵三郎。这位爷,您是?”</p>
“我家主人想请你过去谈点事情。”中年管事并不回答他的问题,只是言简意赅地说道。</p>
“你家主人?”赵三郎故作疑惑,“不知是哪位贵人?”</p>
“沈府。”中年管事淡淡地吐出两个字。</p>
果然是他们!赵三郎心中暗喜,脸上却露出恰到好处的惊讶和惶恐:“沈……沈府?小的何德何能,敢劳烦沈府的贵人?”</p>
“休要多言,跟我走一趟便是。”中年管事显然没什么耐心跟他废话,转身就走。</p>
赵三郎连忙对旁边一个帮他打下手的半大小子(也是瓦子区的混混,被他用几串串串收买的)交代了几句,让他看着摊子,然后屁颠屁颠地跟了上去。</p>
他一边走,一边心里琢磨。沈府的人怎么会突然找上他?难道是那天“英雄救美”起作用了?还是说,他这小小的串串香摊子,竟然引起了沈家的注意?</p>
不太可能吧?沈家那种大户人家,会在意这点小生意?</p>
中年管事在前面领路,脚步不快不慢,显然是在迁就赵三郎。七拐八绕,终于来到了一处僻静的茶楼。</p>
管事带着他上了二楼雅间,推开门,示意他进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