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臣自辽东还(1 / 2)

我是正德帝 吾观复 2545 字 13天前

虽然已透出几分春意,但还有些寒意。春雨霖霖,湿漉漉的道路,让车辙马蹄印交错纵横。</p>

上午下了御旨,遣武定侯郭勋行礼祭祀社稷。</p>

下午朱厚照从坤宁宫回来,便猫在乾清宫里批改了奏本。批改过程中,其中两本前后都是关于山西的两份奏本。</p>

一个是工部覆议:山西巡关御史王升乞修山西太原军卫城墙事,工部议论后,经山西太原府报,言及城墙虽有塌陷,但外城墙基俱存,乃城墙砖多有塌陷遗失,无碍巡视、防卫。</p>

内阁拟票:臣等议得,既城墙根基尚在,且不影响日常巡视与防卫之用,当前无需兴工修缮。</p>

另一份是兵部覆议:巡抚山西都御史江潮言,老营堡旧设游击一员,领游兵三千戍守,今以偏关之兵,例无行礼,掣回千人寄操。如卒然有警,则徵调不集,临期误事,请仍还堡戍守便。兵部议论可从。</p>

内阁拟票:老营堡戍守事关边地安危,江潮所虑诚为周详,兵部议覆合理。应准其所请,令掣回之千人仍还老营堡戍守,以固边防。</p>

朱厚照思考片刻都在本章上批:可。</p>

想到那日王升所言,朱厚照自觉没有追究是对的。</p>

毕竟你想花钱搞事,也不看看京中六部科道同意不同意,自己一个皇帝何必捋着袖子亲自下场?</p>

不一会儿陈敬悄步上前,躬身低语:“万岁爷,左副都御史、协理学士夏言奉旨,已候在阁外丹陛。”</p>

朱厚照闻言便道:“快传。”</p>

陈敬便轻手轻脚退至阁门边,微一颔首,外头侍立的小火者便尖着嗓子通传:“宣——左副都御史兼协理大学士夏言觐见!”</p>

阁门开处,一股早春寒气裹挟着一个清瘦身影进来。夏言身着官袍,袍角下摆沾着几处未干的泥点,显是长途跋涉、风尘未洗便急急入宫。他趋行至御座前丈许之地,撩袍跪倒,额头触在光滑的金砖上,发出沉闷一响:“臣夏言,叩见吾皇万岁万万岁!奉旨赈济辽东,闻旨令臣还京,臣交割事毕,还京缴旨。”</p>

朱厚照笑道:“平身,赐座,看茶。”</p>

夏言再叩首谢恩,这才起身,却只敢虚坐了绣墩边缘,腰板挺得笔直,双手恭敬地置于膝上。他面色微带憔悴,眼窝深陷,但眼神依旧锐利如昔。暖阁内暖意融融,他身上却仿佛还带着辽东旷野的凛冽寒气。</p>

朱厚照笑问道:“如今辽东怎么样了?”</p>

夏言道:“赖皇上洪福庇佑,辽东饥馑稍缓,流民渐次归田。”</p>

朱厚照稍微调整坐姿,身体微微前倾道:“辽东苦寒之地,卿奔波数月,着实辛苦了。朕在宫中,亦多有所闻。卿临危受命,携朕之威柄,以雷霆手段处置奸宄,开仓放赈,活民无算,功莫大焉。”他顿了顿,嘴角忽地牵起一抹极淡、难以捉摸的笑意,那笑意未达眼底,“只是……朕怎么恍惚听说,辽东地面,如今都传着个诨名儿——叫什么‘辽东屠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