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孩子要读书(1 / 2)

长安的雪停了。</p>

余令望着笔直的曹毅均是一肚子气,长安都要过年了,说好的要带夭夭和闷闷去周至的楼观台玩的。</p>

如今怕是去不了。</p>

望着眼前薄薄的一张纸,余令连拒绝的勇气都没有。</p>

这张纸盖着的是大都督府的军印,是任命书,也是军令。</p>

面对别的可以商量,面对军令,唯有服从。</p>

这就是三边都督的权威。</p>

“大都督还说了什么么?”</p>

“大都督说,你在长安做的很好,他希望看到更好的长安!”</p>

余令点了点头,眼睛有点酸涩。</p>

这么多年,总算遇到了一个说人话的高官了,总算碰到一个说自己做的好的了。</p>

“大都督还说,他说你的学问低了,你这么做虽然很好,但容易给别人做嫁衣!”</p>

“大都督说,进士一定要考,你成了进士,你遇到的人都是进士,好好学习吧!”</p>

曹毅均走了,老叶给的“辛苦钱”他没拿。</p>

也不知道是嫌少了看不上,还是他就是一个正直的人。</p>

钱没拿,但馒头却是连吃带拿。</p>

望着桌子上的任命书,余令觉的这上头真是逮住一个能用的人往死里用。</p>

一个衙门负责两个县的事情就算了。</p>

自己一个好好的地方官,如今还要去操心卫所。</p>

如果是大官余令也不说什么,俸禄钱虽然没有,但最起码官大。</p>

走出去外人一看就知道这位是大人物。</p>

可经历司……</p>

它是卫所职能设置中每个卫所都有,级别很低又不能忽视的一个文职小衙门。</p>

它本身就有缺陷。</p>

在地方军事和地方行政部门之间出现了脱节。</p>

他在卫所里可以管卫所,但又同时可以插手地方。</p>

能“查举府中一应轻重政务,禀堂施行”,影响地方决策。</p>

它还监管教育等杂务。</p>

卫所觉得经历司管的太宽,地方衙门觉得经历司手伸的太长。</p>

因为这些,就处于一个两者都不喜欢的尴尬地带。</p>

正德年间兵部和吏部联手开始对这个部门进行改革。</p>

折子层层过,到了正德爷面前,他看了一眼就留中不发了。</p>

因为这个部门是洪武爷设立的,囿于祖制,改革这事也就算了。</p>

现在的经历司属于都司,但他又不受都司节制。</p>

每到岁末,都司会派巡抚都御史都要对都司官员进行考核,决定官员的升迁。</p>

但他考核不了经历司。</p>

最头疼是经历司在卫所的地位虽然尴尬,但没有人不怕。</p>

不光卫所的人怕,地方的官员也害怕。</p>

管的太宽了。</p>

因为军需物资的收支和军饷的发放都是他们来。</p>

而且它还管军民词讼,办案以诰,对司法还有干预权。</p>

余令知道这些,所以一肚子气。</p>

长安这边官员缺的厉害,自己还要去卫所任职。</p>

虽然职位有权,是一个好活,但进去了就脱不了身。</p>

而且离长安还有小半天的路程呢。</p>

长安这边也正是离不开人的时候。</p>

一个长安都让自己心力交瘁,再加一个卫所,余令觉得自己就是头驴子。</p>

不光要拉磨,还要配种……</p>

军令难违啊!</p>

余令烦躁的推开窗,寒风疯狂的涌入。</p>

阁楼下夭夭和闷闷有说有笑。</p>

厨娘婶婶扶着师娘在院子里慢慢的活动着身子,抱着煤的王辅臣从侧门进进出出。</p>

余令觉得所有人都很快乐,唯独自己快乐不起来。</p>

门开了,小宝嘟着嘴巴进来了,张口就要借书,而且还都是关于练字的书。</p>

他的字写的不好看,王兴很不满意。</p>

虽然才来这个家,但他不能看着自己的弟弟跟着那个叫做肖五的荒废下去。</p>

自己书香门第,哪有字写不好的。</p>

余令的字王兴很满意。</p>

在他看来余令不愧是他爹唯一的弟子了,那一手字跟老爹的一模一样,足以以假乱真。</p>

他哪里知道,余令的一手好字那都是被王秀才拿棍子打出来的。</p>

余令站起身,从书架上挑了几本练字的书给了小宝。</p>

小宝捧着书,脚底像是生了根一样站在那里不动。</p>

“小宝,怎么了?”</p>

“哥,我大兄过了年就走对吗?</p>

他就是来咱们家走亲戚的对吗,等过了年,住上一段时间就会回他们的家是吗!”</p>

面对这连珠炮似的发问,余令揉了揉小宝的头,笑道:</p>

“瞎说什么呢,这就是他的家啊!”</p>

“啥,我大兄不走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