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 章 人生如寄,权谋如戏(1 / 2)

余令去了武功卫所,见了苏堤。

这是自上次离别后余令第一次见苏堤。

自从看到了苏堤,余令落在他身上的眼光就没有离开过。

见鬼了,真是见鬼了。

当初仍在人群里都找不到人的他如今竟然有了鹤立鸡群的气质。

头戴四方巾,身穿直裰长衫,手拿戒尺,走四方步……

随着走动,儒雅之气迎面扑来。

他轻轻皱眉,从城隍庙里读书声走过,余令看痴了。

这恨铁不成钢的皱眉跟谁学的,不觉得突兀不说,那是真的浑然天成。

跟京城的那些读书人一模一样。

若是现在把凉凉君喊来,让他看现在的苏堤,他说不定都会上去跟人拱手见礼,互道名讳,交换拜帖。

太神了!

这书中果然是有浩然正气的,能把手上满是血的东厂档头养的正气凛然,书里果然是东西了。

“守心,守心,你可害苦我了……”

望着低头弯腰,一脸诉苦样的苏堤,袁万里低着头噗嗤一下笑出了声。

刚才还满脸大儒之气的苏堤消失了!

样子又猥琐了起来。

余令揉了揉眼,望着握着戒尺如同握着利刃的苏堤,余令觉得自己就不该来的,真是大煞风景。

“你教的挺好!”

苏堤可能也觉得自己刚才的样子有些不好看。

轻轻咳嗽了一声后直起了腰,双目又有了威严,对着城隍庙的孩子淡淡道:

“孩子们,这就是状元郎!”

城隍庙里响起了惊呼声,挂着厌胜钱的包不同的小儿子压低嗓门道:

“咱们先生果然厉害,状元都认识呢!”

“看清楚,那是我们的千户大人!”

余令望着苏堤,朝着苏堤郑重一礼,起身后郑重道:

“苏先生为民开智,含辛茹苦教导弟子,劳苦功高,我代表皇帝感谢先生的大义!”

苏堤嘴巴张得大大的。

见了鬼,真他娘的见了鬼啊。

这余令去了京城换人了,这他娘的不是余令,是京城里那些讨厌的文人。

余令咬着牙,望着苏堤差点没忍住。

袁万里对余令的话很受用,他觉得余令长大了,有学问了,会做人,也会说话了,有了儒雅。

苏堤见御史望着自己,深吸一口气:

“是下官的荣幸!”

余令笑了,一把拽着苏堤的手,诚恳道:

“苏大人客气了,下个月长安学院就要开学了,三百多孩子辛苦先生了!”

苏堤的脸红了,袁万里欣慰了,这是动心了!

余令觉得这里的事情安排完了,赶紧离开,不能耽误孩子的学习。

苏堤动心了,是想死的心,不对,想死的心也是心!

苏堤现在真的想死的心都有了。

因为学问的问题,他教不了什么高深的学问,他的任务就是教孩子识字。

等孩子识字以后就可以去拜师了。

如今不拜师,应该是识字入长安学院。

长安的那三百多孩子是什么模样苏堤不猜也知道,年龄肯定不大。

因为年龄大了那是劳动力,得忙着地里的活。

所以,那三百多一定是小孩。

三百多个小孩嗡嗡叫,就算是圣人来了他头皮也发麻。

野惯了的孩子你让他在那里坐一个时辰……

大人都坐不住啊!

“看什么看,我脸上有花么,看板子,看前面的那个大板子,都给大声的读起来,我看谁没张嘴……”

先生发火了,样子像是要吃人。

武功卫所里的妇人们已经在忙碌了,大小不一的土豆在大竹筐子里上下翻滚。

原本清澈的小河浑浊不堪。

按照朝廷的制度……

卫所军户主要负责兵役,执行守卫地方和屯田生产的任务。

聚则为兵,散则为民,自给自足,不必向国家交税。

自余令来了以后,原先因为各种原因被侵占的土地重新回到大家的手中,留下够家人吃的,剩下的就可以卖掉。

另一边的妇人也在忙碌着。

她们把淘洗好的土地豆切片,均匀地摊在簸箕上,石头上,等着晾干装袋。

干了以后让那些劲多的不知道往哪里使用的孩子在上面蹦跶。

“事情安排的如何?”

“余大人,去年八月卫所派了三十人跟着王家人去了草原,如不出意外他们三月会归,鞑子喜不喜欢知道了!”

“你们准备了多少斤?”

赵千户警惕的望了望四周低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