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物质不灭理论真,神识不灭靠超度(1 / 2)

第一百八十一章:物质不灭理论真,神识不灭靠超度</p>

研究会上人才济济,众人都各抒己见。</p>

轮到我作报告时,我不跟其它人一样,拿起早就写好的纸张照着念,我只是坐在那,眼神一片清明,神情一片宁静。</p>

继而淙淙而谈:</p>

杨勇钧假死被埋十六年,复又醒过来,这件事,没有什么奇怪的!</p>

对于这件事,我想,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都没我有话语权。</p>

我为何会如此说呢?</p>

因为,杨勇钧是被我所呼唤,而醒过来的。</p>

在座的各位,你们听到这里,也许有人就会问了,一个死后被埋葬在土里面的人,还能对其呼唤吗?</p>

被埋在土里面的尸骨能听见吗?</p>

大家不要忘了,宇宙有“物质不灭”的理论吧?</p>

根据宇宙间物质不灭的道理,人死以后,其生前的所有,不是一了百了,不是随着身体的死亡而烟消云散。</p>

人死以后,其内心深处的思想、脑海中的层层记忆、心中的执念、满肚子的怨气、或者是含冤之气、或者是仇恨之心、或者是未达目的的杀气、或者是感恩之心、或者是诅咒之念、或者是期盼之意等等,都会存在于那一缕亡魂之中,依附着那一缕亡魂,而永存于世。</p>

除非用一种方法,才能够消除以上种种的念头于亡魂之中。</p>

只有用一种方法,才能永远地消除亡魂所遗存之念。</p>

那一种方法,就是——佛家的超度之法!</p>

也许有人会认为,消除亡魂所遗存之念,道士也可以办到。</p>

实际上,道士也是用超度之法。</p>

而且,道士所用的也是佛家的经文或者咒语超度亡魂。</p>

佛家的经文和咒语,有佛菩萨的摄受力,能给亡魂安定之感。</p>

亡魂的情绪或心情,安定下来之后,再用佛经或咒语进行超度,亡魂就会有安心之态。</p>

亡魂安心之后,听多了经文或咒语,就会不知不觉把心中的执念去掉,会平平静静、甚至欢欢喜喜地走上轮回之路。</p>

佛菩萨的摄受力是什么?</p>

在座的各位给学生上过课吧?</p>

试看,有些学生在上课时,会对老师十分尊敬;</p>

而有些学生,会对老师傲慢无礼。</p>

不管老师如何声嘶力竭,学生视若罔闻。</p>

这是为什么呢?</p>

学生为什么会对其老师傲慢无礼,就是因为老师没有摄受力。</p>

此时,老师不应抱怨学生不听话,而应自省其身。</p>

其它世事,亦复如是。</p>

比如,婆媳之争。</p>

比如,夫妻之争。</p>

那么,摄受力究竟是什么呢?</p>

摄受力,此词难以用言语表达。</p>

即,此词的意思是十分微妙的。</p>

如果你修行到日后自然知道。</p>

也就是说,只有真正的修行者才能够深刻地体会“摄受力”的含义。</p>

这摄字,是感化之意。</p>

摄之义,乃感化众生惟以至诚至德,做人光明磊落,坦荡如底,心性空空净净。</p>

受,其意思是,不在言表,而在气养;</p>

不在临时,而在平日。</p>

指持之以恒。</p>

力之意思是,威也。而威,则是由德生。</p>

即无德者,无摄受力也!</p>

摄受力是由定所致的,定是自然之力也。</p>

一个人没有定心,连心都静不下来,那铁定是无丝毫摄受之力的。</p>

也就是说,别人说你不好,你就暴跳如雷,你说你这样是有摄受力吗?</p>

对于力来说,是不可以数量来计算的,越微细,其力越大,故地力不如水力,水能把地打湿;</p>

水力不如火力,火能烧干水;</p>

火力不如风力,再大的火,风也能把火吹灭;</p>

风力不如心力,就算是飓风,也远远赶不上心力的作用;</p>

心力不如空力,为何说空而生灵,只有把脑袋和心空出来,才会生发灵感?</p>

这就是心力不如空力的缘故。</p>

此摄受力难以计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