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想去深山隐居(1 / 2)

第二百五十九章:想去深山隐居</p>

张碧柳陶醉在彩云永不停息的乐章里,摇头晃脑,哼哼卿卿,不胜乐哉!</p>

喔,要是能长此以往呆在这树荫下多好!</p>

哦,不,直接住进深山里面岂不更好。</p>

——锦上添花啦!</p>

住进深山里,冬暖夏凉,连空调都省了,生活费用降低,真正过的是低碳生活。</p>

进深山,住茅蓬,居岩洞,揽白云,过神仙般的自然生活,这是张碧柳最近几年来梦寐以求的想法!</p>

这种想法,在百灵内心深处就象钉子钉在木桩上一样,牢牢的,憾不动,拔不出,俨然大树生根,深深扎根于她的心中。</p>

这种想法,犹如罂粟般在百灵心中难以自拔。</p>

可是,何时才能实现此想法呢?</p>

物以稀为贵。</p>

俗话说,人缺什么就想什么。</p>

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物质过剩,好像啥也不缺了,就缺一个让人们的心静一静的地方。</p>

就连小孩子也情不自禁忍无可忍地呼吁:让我静一静。</p>

放在几十年前,“让我静静”这种话,小孩子断然不明白是啥意思。</p>

这社会是有多骚动?!</p>

不是社会骚动,是人的内心骚动。</p>

然而,人的内心骚动,很少有人去寻求让内心永远去掉骚动的根源,却舍本逐末,去寻求什么隐居之地。</p>

以便让自己可以静一静。</p>

可笑乎?</p>

隐居之地,真的可以让人静一静吗?</p>

治标不治本也!</p>

其结果是走到哪,哪也骚动。</p>

不是环境骚动,是人之骚动本性使然。</p>

这就好比,那些生了毒瘤的病人治病一样的道理。</p>

假如,上身生了毒瘤,那么就摘上身的毒瘤。下身生了毒瘤,那么就摘下身的毒瘤。</p>

这样,过一段时间,其身上的毒瘤的因子,还会生出无数个小毒瘤出来的!</p>

摘毒瘤,应从根上摘除。</p>

因此,万事万物要治标,要治本。</p>

让心平静,只有悟道。</p>

除此之外,别无他法。</p>

张碧柳尚踏在修行路上,她的心染在滚滚红尘中,自然免不了俗。</p>

身在尘,浑身上下,全部染尘。</p>

只有心,只染不到尘的。</p>

而凡尘俗人,身在尘,心亦在尘。身心浸泡尘中,无有一丝清净。</p>

其思想,无有一刻清明。</p>

这就是现时代的人,整天头脑昏昏沉沉的原因。</p>

究其根源,是因为其身染尘久了,心染尘久了,而没有处在清净的国土的原因。</p>

此时,张碧柳静坐在凉亭中,心之所感,一直萌生在心底深处的想法自然而然就冒了出来。</p>

进深山,住茅蓬,居岩洞,揽白云,天马行空,随心所欲,这种神仙般的隐居生活,她为之魂牵梦萦。</p>

住茅蓬,五欲六尘繁琐撇,何等的去凡脱俗;</p>

居山顶,看青山不碍白云飞,何等的仙风道骨!</p>

洗尽铅华,隐居高山,潜心悟道,返璞归真,此愿望何时才能实现???</p>

张碧柳心急如焚。</p>

她恨不能立马就去。</p>

她巴不得拔腿就跑。</p>

她做梦都想插翅飞去。</p>

飞去,奔向深山,再也不管凡尘事。</p>

飞去,奔向深山,从此悟道于菩提。</p>

飞去,奔向深山,再也不染尘劳垢习。</p>

尘劳垢习,这四个字的主要意思是——不应该有的淫欲之心。</p>

佛说,人生有八苦:</p>

生苦;</p>

老苦;</p>

病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