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供佛的好处(1 / 2)

第二百七十九章:供佛的好处</p>

供佛,到底是为了自身还是为了众生?</p>

实际上,供佛既是为了自身亦是为了众生。</p>

这是因为,生在五浊恶世的众生,缺少福德。</p>

供养诸佛,恭敬诸佛,能沾染福气。</p>

人们所做的供养之举,这是佛在教导人们要存有布施之心,恭敬之心,仁爱之心,尊师重道之心。</p>

供养诸佛菩萨,不是佛或者菩萨需要人们的东西,不是佛菩萨需要人们的这种供养心愿。</p>

这也就是为何弟子要供养师父的原因。</p>

这是师父给弟子培养福德的机会;</p>

这是弟子存养布施之心的机会;</p>

这是弟子恭敬之心的体现。</p>

故人们去寺院拜佛,切记存有供佛供师之心。</p>

这是自身积累福德的机会。</p>

比如众所周知的济颠和尚,他经常都是在别人看似的疯疯癫癫之定中完成供养诸佛的事宜。</p>

历史上是真有济颠和尚这个僧人的。</p>

济颠和尚,就是人们所称赞的济公和尚。</p>

他的俗家名字叫李修缘,是南宋有名的高僧。</p>

济公和尚懂医术,治好了贫苦百姓很多疑难杂症。</p>

人称济公活佛。</p>

他的举止似癫若狂,是一位学问渊博、行善积德的高僧。</p>

他喜好打抱不平,息人之诤。</p>

他扶危济困,除暴安良。</p>

济公和尚露出喝酒吃肉、不守戒律的形象,并非他真的是那样一个邋里邋塌不守僧戒的和尚,而是希望世人勿以貌取人;</p>

是希望世人看事观物勿看表面。</p>

宇宙内的万事万物,尽皆存有内涵。</p>

济公和尚人家禅心坚定得很呢,又岂能是俗世之人所看到的表面喝酒吃肉逛青楼毫无戒律的形象!</p>

若然他真如人们所观到的草包样子,他能成为活佛吗?</p>

故万事万物,人们看事不需看表面。</p>

人们眼中所看到的并不一定是真的!</p>

佛所说的四十八大愿中的第四十六大愿:获陀罗尼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