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禅志扬迈风生起;流水行云谋道成</p>
诗曰:</p>
灵光独耀话打坐,</p>
清心诀来静心坐。</p>
禅坐定心生智慧,</p>
神光晔煜自在默。</p>
第二百九十五回:禅志扬迈风生起;流水行云谋道成</p>
夏日午后的阳光,重又露出了笑脸,它似乎也想参与今次的“凉亭聚会”。</p>
张碧柳与藏僧汉僧三人聚在凉亭中,汉僧看见藏僧观察了好一会远处的山峦,遂问藏僧:“师弟,你看出了什么门道没有?”</p>
藏僧转过身,对美髯僧比划了一通手脚,然后他们俩到旁边低声说了一些,关于山峰地形方面的术语。</p>
藏僧胸有成竹地解说,这观音院是一块福地,在山下马路边上看,外人根本不知这里有座庵院,闹中取静,使得这庵院在喧嚣的城中静若处子。</p>
这是个得天独厚的福地。</p>
四周花树柔婉,庵下井水浮金,旁边几座小山烘托着小巧玲珑的观音院,这若隐若现的观音院就愈发给人印象深刻,宛如一幅刻在大地上的“洛画”……</p>
“呼呼”一阵凉风,从别处不打招呼地跑来,猛然撞在他们三人身上。</p>
藏僧卸下了那一直挂在他肩上的黄袋子。</p>
那是一般僧人背的黄布袋。</p>
黄袋子上的四个字“佛光普照”,透过树隙间阳光的照射,愈发熠熠生辉。</p>
看他那袋子瘪瘪的,随身衣物带得很少,他可是从藏地来到汉地的南方呢。</p>
如此远的行程就带这么点行头。</p>
此僧出门真够利索的。</p>
这相对地说明他心里挂念的事也少。</p>
心放下,身外物方能放下。</p>
外在的万事万物都是心的体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