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心动自招是非多;心静竭止烦恼河(1 / 2)

诗曰:</p>

不妄语戒得菩提,</p>

先断心淫证菩提。</p>

佛门明诲五大戒,</p>

偷盗杀戒皆远离。</p>

第三百四十九回:心动自招是非多;心静竭止烦恼河</p>

如果时间能够倒流,张碧柳宁愿从来没有跟红荷师父见过面;</p>

如果首先知道选择,张碧柳宁愿选择不认识红荷师父;。</p>

如果能够预先知道自己接下来会烦恼压顶,张碧柳宁愿不再去龙泽寺探寻谜低。</p>

那样,就不会带给张碧柳那么多烦恼了。</p>

但是,人生没有如果。</p>

该来的事还是会来。</p>

该发生的事还是会发生。</p>

这是任何人都回避不了的。</p>

这就是三世因果的业力使然。</p>

其时张碧柳还未明悟以下道理:修道之人,不见世间过。</p>

一见世间过,首先是自己的心先犯了过。</p>

中国禅宗的第六代祖师惠能大师不是说过:“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世间过,自非却在左!”</p>

如果一个人一心一意修道,哪里有时间观察别人有没有过错呢。</p>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p>

只管自家,不管人家。</p>

真正学佛悟入到了境界之中,看见每一个人都是佛菩萨,唯有自己一人实是凡夫。</p>

是以,其时张碧柳陡然看见红荷师父一大清早从一个女居士卧房里搭衣而出,才会惊讶得魂飞魄散,险险昏倒。</p>

当然,张碧柳也不知道那间房间倒底是红荷师父的寮房还是那个女居士的卧房?</p>

不知道倒底是女居士从红荷师父房间出来?</p>

还是红荷师父从女居士睡觉的房间里出来?</p>

不管那间房是谁的卧室,反正他们俩一大清早,在没有人去寺院的时候是共处一室的。</p>

这是事实!</p>

这是妥妥当当的大事实啊!</p>

张碧柳眼还没有瞎呢!</p>

她刚才可是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满满当当!</p>

并且,其时寺院还没有其他的人住。</p>

这,这是什么情况?</p>

一时之间,张碧柳的嘴,大大地张开着,楞楞地看着红荷师父,瞬间没了说词。</p>

傻傻地,张碧柳机械地随着红荷师父那双缠着绑腿穿着僧裤的双脚的移动而移动……</p>

张碧柳怕啊!</p>

张碧柳没来由地怕得有些轻微的抖动……</p>

她怎能不怕!?</p>

她怕自己一直以来坚如磐石的对佛的信仰,会由于佛的弟子——这个红荷师父的不如法的行为而轰然倒塌……</p>

她又怎能不怕!?</p>

她怕自己一直以来笃信坚实的佛法真理,会由于打着佛的幌子的出家人——这个红荷师父的伤害人心的行为而怀疑人生……</p>

她又怎能不怕!?</p>

她怕自己从一开始见红荷师父的第一面起就对他怀有的超级喜爱之心,会由于此次红荷师父的不正当行为而伤心而透……</p>

她又怎能不怕?</p>

她怕自己一直以来那想出家想得不行的菩提心,会由于这个出家师红荷师父而退却想出家的菩提心……</p>

她能不怕吗?</p>

她能不怕吗??</p>

她又怎能不怕!?</p>

……</p>

不!</p>

不?</p>

不,事情应该不是这样的!</p>

肯定不是这样的!</p>

事情绝对不是这样的!</p>

张碧柳稳了稳心神,脑子暂时腾出一块清明的地方,跟着红荷师父去了大雄宝殿。</p>

一路上,红荷师父宛如早晨的清风,清爽宜人。而又默然不语。</p>

那个手里拿着睡衣外套的女居士,此时不知干啥去了?反正张碧椰这时候没看见她。</p>

大雄宝殿里的高台上,三如来静静地注视着一切,默默无言。</p>

架子上大鼓,一声不吭。</p>

供桌旁的木鱼,颔首一隅。</p>

佛龛前的铜铃,谨守规矩。</p>

此时,红荷师父倒是神情自若,在大雄宝殿门口焚香点烛,高举檀香,在虔诚地供养佛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