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荣府不称二老爷(1 / 2)

宴席将散时,贾母忽然道:“拿出大屏风来,把女眷挡住,鸳鸯,你去前院,把贾雨村叫进来。”</p>

鸳鸯明显感到贾母的语气有变化,从之前的“请贾先生过来”,变成了“把贾雨村叫来”。</p>

这不是贾母忽然变得不客气了,而是贾母显然已经把贾雨村当成了文字辈的子侄,是亲热的表现。</p>

鸳鸯答应一声,走出去时特意往屋里绕了两步,在梳妆镜前照了照,抿了抿因为喝酒划拳而有些散乱的额头鬓发。</p>

然后才轻移莲步,用最优雅的步伐穿过二门,穿过中门,来到荣国府的敕造大堂里。</p>

前面的酒席显然没有后面的热闹。因为原本最该热闹起来的几个人,都情绪不高。</p>

薛蟠刚被迫向贾雨村服软,心情郁闷,而且当着许多长辈的面儿,也不敢高谈阔论他最喜欢的荤段子,因此只是喝闷酒。</p>

贾珍本来和薛蟠臭味相投,加上贾琏,足以组成荤段子铁三角儿,但他刚遭受晴天霹雳,贾雨村摇身一变,成了自己的长辈。</p>

想到以后见到贾雨村要行子侄礼,他心里就腻歪,因此也提不起兴致,也是一味地喝闷酒。</p>

只有贾琏心情比较愉悦,但他旁边桌子上就坐着贾赦。而众所周知,只要在贾赦面前,贾琏必须是忧郁的。</p>

贾赦脸上挂着笑,和贾雨村称兄道弟,谁也看不出来是真心还是假意。</p>

全屋子大概只有贾政是真的开心,但他素来沉稳方正,不是个能带动起气氛来的人。</p>

至于小孩儿那一桌,贾环低头儿搂席,贾琮穿着一身光鲜,吃饭都小心翼翼的,生怕弄脏了新衣服。</p>

当鸳鸯出现的时候,刚好打破了这种有些尴尬的气氛,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她身上。</p>

贾赦一双三角眼里射出两道光芒,盯在了鸳鸯身上最高的部位上,然后上下扫描了两遍。</p>

贾政站起身来:“可是老太太有什么吩咐吗?”</p>

鸳鸯福了一礼,目光却落在贾雨村的脸上:“老太太说,让贾雨村老爷到后堂说话。”</p>

鸳鸯的称呼也改了,原本叫贾雨村大人或先生的,如今也跟叫贾政和贾赦一样,直接叫老爷了。</p>

贾赦干笑一声:“鸳鸯姑娘,你这么叫也不嫌费劲?你平素称呼我们是如何称呼的?”</p>

鸳鸯愣了一下,微微侧脸,躲避贾赦火辣的目光:“叫大老爷,老爷。”</p>

贾赦拍拍贾雨村的肩膀:“雨村是文字辈,在这里就是一家人,你直接叫他三老爷就是了。”</p>

贾政大喜:“此话很对,如此免得提名道姓,叫起来方便,也显得亲切许多。”</p>

贾珍抬头看了贾赦一眼,心里暗自高兴,若是这么叫,那就相当于默认贾雨村是荣国府的人了。</p>

因为只有荣国府里,贾赦、贾政才是大老爷和老爷,贾雨村才能排到三老爷上。</p>

若是大排行,贾珍的老爹贾敬要比贾赦更大,所以贾雨村这三老爷的名号一定,他就是荣国府的人了。</p>

到时荣国府愿意怎么捧着贾雨村,是荣国府的事儿。贾雨村辈分虽高,却也与自己关系不大。</p>

贾赦、贾政都管不到宁国府里的事儿,一个联宗的贾雨村有什么关系,大不了路边见面时行个礼罢了。</p>

鸳鸯犹豫一下,刚要张口,门口忽然传来一声:“无量寿佛,贾家大喜的日子,竟然无人通知贫道?”</p>

众人一惊,抬头看去,只见一个清瘦偏高的老道,手持拂尘,身边跟着一个道童,缓步从正门而入。</p>

贾珍第一个站了起来,随即所有小辈们都站起来行礼,贾政也离席上前,神色欢喜。</p>

“敬哥,你回来了!本是想派人去见你的,但圣旨来得太晚,就想着明日祭祖时再告知你。”</p>

贾赦是最后一个站起来的,他罕见地垂着头,就像个做错了事儿的孩子,连看贾敬一眼都不敢。</p>

这一幕贾琏看在眼里,心中的诧异简直如同爆炸了一般!这可是贾赦啊!</p>

贾赦为人冷酷,除了在贾母面前收敛一些外,在别人面前永远都是高冷形象,从不低头。</p>

他的高傲和贾珍的狂妄还不一样。贾珍是那种从未受挫,自认无敌,妄自尊大的狂妄。</p>

而贾赦,则是顶着巨大挫折,巨大屈辱,却依旧我行我素,为所欲为的高傲。</p>

放眼整个京城,甚至整个大康,都没有哪个勋贵的长子嫡孙,被单独剥夺了爵产,只给了爵位的。</p>

相对于剥夺所有,这是恩赐,也是羞辱。</p>

就像扒光一个人的衣服固然是羞辱,但扒光后还给留下丝袜,则是另一种羞辱。</p>

贾赦这些年就像穿着丝袜在京城裸奔,却依然高傲地昂着头,冷眼看着所有人。</p>

可今天,贾赦站在桌子边上,垂着头,就像小鸡看见了鹞鹰一样,竟然还在微微发抖。</p>

贾敬看都没看贾赦一眼,只和贾政点头淡淡地打了个招呼,目光就落在了刚站起来的贾雨村身上。</p>

真的如此年轻啊!听说此人应该是三十多岁了,此时却分明是少年,这是真的返老还童了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