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场啃下马刺这块硬骨头,如同给达拉斯小牛队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全队的信心和士气都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顶峰。</p>
回到达拉斯,他们没有丝毫松懈,在小将军的严格治下,继续着高强度的训练。那场德州内战的胜利,让球员们更加信服教练的防守体系,也让他们看到了自己这支球队的无限可能。</p>
于是,一场势不可挡的连胜风暴,就此拉开序幕。</p>
接下来的比赛,无论是面对东部的季后赛级别球队如奇才、篮网,还是西部的中下游球队如快船、灰熊,小牛队都展现出了惊人的统治力。</p>
他们的进攻如水银泻地,诺维茨基的无解跳投,特里的外线发炮,霍华德的空切暴扣,以及苏哲的全能突击,构成了一张令所有对手胆寒的进攻火力网。</p>
但更令人称道的,是他们的防守。在埃弗里·约翰逊的调教下,这支曾经被诟病攻强守弱的球队,已经蜕变成了一台纪律严明、轮转迅速的防守机器。而苏哲,正是这台机器上最关键、最灵活的那个齿轮。</p>
他的作用,已经远远超出了数据统计所能体现的范畴。当对阵拥有强力得分后卫的球队时,他会利用身高臂展去罩住对手,当对阵拥有速度型控卫的球队时,他又会像对阵马刺时那样,用脚步和预判去限制突破。</p>
他就像一块万能的补丁,哪里有漏洞,就补在哪里。他的存在,极大地解放了诺维茨基和约什·霍华德,让他们可以更专注于自己擅长的事情。</p>
在这波连胜期间,苏哲的个人表现也水涨船高。他不再满足于做一个定点投手或者防守尖兵,而是开始更多地参与到球队的组织和转换进攻中。</p>
当他抢下后场篮板后,他经常会自己持球发动快攻,利用他开阔的视野和惊人的速度,如同一柄出鞘的利剑,直插对手的心脏。</p>
对阵孟菲斯灰熊的比赛中,他在第三节上演了一次一条龙的奔袭。后场摘下篮板后,他像一辆全速启动的跑车,连续变向晃过了对方两名防守球员,冲到篮下迎着保罗·加索尔的补防,完成了一记势大力沉的单手劈扣!</p>
这一球,直接点燃了美航中心,也让暴力美学这个词,第一次和苏哲这个名字联系在了一起。</p>
对阵新泽西篮网,面对杰森·基德和文斯·卡特的组合,苏哲在贡献20分的同时,还送出了生涯新高的9次助攻。他与诺维茨基的挡拆配合,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p>
他总能在最合适的时机,将球送到最舒服的位置,让德国战车轻松得分。基德在赛后接受采访时,都忍不住赞叹:“那个12号打球太聪明了,他让我想起了年轻时的自己,但他比我高,比我跳得快。”</p>
随着小牛队的连胜场次不断累积——五连胜、八连胜、十连胜……一股名为十二号风暴的浪潮,开始席卷整个北美体育界。espn的王牌节目《sportscenter》开始频繁地将苏哲的精彩镜头列入每日十佳球。</p>
《体育画报》则用了一整个版面来分析苏哲的技术特点,并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这个来自华夏的年轻人,是否正在重新定义组织前锋这个位置?”</p>
而在大洋彼岸的华夏,这股风暴更是演变成了一场全民狂欢。</p>
每天清晨,打开任何一个体育网站,头版头条几乎都被苏哲和小牛队占据。《苏哲再砍20+,小牛豪取十连胜!》、《十二号风暴席卷联盟,下一个超级巨星已在阵中?》、《深度解析:苏哲如何改变小牛队的化学反应》。诸如此类的标题层出不穷,刺激着每一个华夏球迷的神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