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岁月经卷添新页 烟火深处有新生(1 / 2)

十年后的惊蛰,文渊阁的玉架上,《三界味经》旁多了个小小的木架,摆着本线装的小册子,封面上是稚嫩的字迹——《我的烟火记》,作者是李小丫。</p>

彼时的小丫已长成亭亭玉立的姑娘,正蹲在共生圃里,给那株仙凡杂交的「合欢瓜」搭架子。瓜藤比十年前粗壮了十倍,盘虬卧龙般缠着竹架,开出的花一半白一半粉,引来三界的蜂蝶围着转。「阿木叔说,这瓜得顺着架子往上爬,才结得实,」她回头对身后的孩童笑,「就像日子,得有人搭把手,才过得稳。」</p>

孩童里有个虎头虎脑的小家伙,是魔界少年和凡世村姑的孩子,额角带着点淡淡的魔纹,却最爱啃凡世的玉米。他举着半根玉米跑过来,玉米须上还沾着妖界的灵果粉:「丫姨,这玉米比魔界的灵麦甜!我娘说,是当年你送的种子长的。」</p>

小丫接过玉米,咬了口,清甜里带着点奶香——是妖界的小狐狸们偷偷往土里埋了灵果核。她想起十年前阿木刻的蒲公英书签,原来有些善意就像种子,落地时悄无声息,长起来却漫山遍野。</p>

文曲星早已卸了笔,把补注经卷的差事交给了阿木。此刻的阿木鬓角也有了细纹,正坐在文渊阁的案前,用凡世的桑皮纸誊抄新菜谱。纸上记着「跨界灶心土」的用法:凡世的灶灰混着魔界的火山泥,能让妖界的灵果更耐存。字迹比当年稳了许多,只是在「灶心土」三个字旁边,还习惯性地画了朵小小的蒲公英。</p>

「这是西岭的猎户发现的,」阿木指着菜谱旁的批注,「他去年在魔界的山涧里迷路,靠这土保存灵果才活下来。现在他教魔界的人垒土灶,魔界的人教他辨认灵草,倒成了忘年交。」</p>

雪璃的冰魄铃换了第三代绳,是小丫用「合欢瓜」的藤蔓编的,缠着凡世的棉线和妖界的藤丝。铃匣里的「传声匣」添了新内容:有小丫教孩童唱的烟火歌谣,有魔界少年打麦时编的新号子,还有个苍老的声音,是当年那个喝团圆汤掉泪的凡世老人,临终前说的最后一句:「汤热乎,心就暖……」</p>

总领仙厨的味铺早已传给了徒弟,自己则在南坡村盖了间茅舍,每日里就侍弄那片仙凡共种的菜园。他种的「忘忧菜」很特别,叶子早上是天宫的碧色,中午变凡世的翠绿,傍晚成魔界的深紫,炒着吃有阳光晒过的味道。「这菜啊,」他给来讨种子的妖精装袋,「得看三界的天色长,才长得这么热闹。」</p>

姜瑶光的星盘上,烟火桥的光纹已密如蛛网,连三界最偏远的角落都亮着光点。有天夜里,她看见星盘中央的光团突然散开,化作无数细碎的光粒,落向每个有炊烟的地方。第二天就听说,凡世的孤儿院里长出了会发光的灵麦,魔界的废墟上开出了凡世的向日葵,妖界的深谷里,飘来了天宫的桂花香。</p>

「这是经卷的灵核散了,」林七站在星盘边,看着那些光粒在人间生根,「就像蒲公英的绒絮,熟透了,总要自己飞。」他手里拿着片合欢瓜的叶子,叶面上的纹路竟和当年《三界味经》被断味蛊蚀出的痕迹有些像,只是如今的纹路里,流淌着暖黄的光。</p>

冬至这天,三界的「团圆宴」仍在办,只是不再需要天帝主持,也不用仙官张罗,各村各镇自发地搭起灶台,你带盆菜,我拎壶酒,热热闹闹就像过大年。张婶早已儿孙绕膝,正给重孙喂「三界饺子」,饺子馅里添了新料——是小丫种的合欢瓜丁,甜丝丝的,孩子吃得满脸都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