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味谷的新路在秋阳里泛着光。这条路是用洪水退去后留下的鹅卵石铺成的,凡世的百姓捡来圆润的河石,魔界的石兽用利爪打磨边缘,妖界的狐狸叼来灵果浆勾缝,天宫的仙童撒下清露浸润——石头渐渐透出温润的光,踩上去竟带着些微的暖意。</p>
“这条路不设界碑。”林七站在路头,看着传味苗的藤蔓顺着石缝攀爬,将不同颜色的石头缠成整体,“凡世的货郎能推着车直抵魔界的酱坊,妖界的狐狸能衔着灵果跑上天宫的云阶,不用再绕着结界走。”话音刚落,南坡村的货郎就推着满车红薯干出发了,车辙印在新路上,像串正在生长的省略号。</p>
姜瑶光的星盘此刻成了“路引图”,光纹在路面上流淌,哪里有陡坡,哪里有浅滩,哪里藏着甘甜的泉眼,都标的清清楚楚。她教孩童们辨认光纹:“这道金纹是通往妖界果园的,跟着它走,能捡到熟透的灵果;那道银纹连着天宫的云泉,渴了就循着它去喝水。”孩童们追着光纹跑,笑声惊起路边的蝉,蝉鸣跟着路延伸,像在为行人引路。</p>
阿木的灶语堂前,摆起了“百味摊”。凡世的张婶蒸了红薯糕,糕里掺着魔界的新酱;魔界的少年酿了果酒,酒里泡着妖界的灵果;妖界的狐狸烤了麦饼,饼上抹着天宫的清露;阿木自己熬了杂粮粥,粥里煮着万魂谷的灵草。来赶集的生灵不用带钱,递块自家的吃食就行,传味苗的藤蔓从摊前垂下来,叶尖轻点交换的食物,像在盖章记账。</p>
孙儿的竹筐换成了小推车,车上装着新做的麦饼,饼上印着传味苗的叶纹。他跟着货郎的车辙走,每到一处就放下几块饼:给修路的石兽递块,换颗打磨好的鹅卵石;给守泉的仙童送块,换半勺清露;给果园的狐狸留块,换片灵果叶。这些“交换”都记在推车的木挡板上,用炭笔写的,旁边还画着歪歪扭扭的小狐狸和石兽。</p>
“奶奶说,笔墨记的账,心也得记着。”孙儿摸着挡板上的字,那里有他欠狐狸五片灵果叶的记号,“等俺把麦饼换成灵果浆,调在新做的糕里,再还回去。”正说着,狐狸从树上跃下来,往他车里丢了颗灵果,用尾巴指了指挡板,像是说“不急”。</p>
老铁匠的“同心桥”边,添了座“融味炉”。炉身是用新路铺剩下的碎铁铸的,凡世的铁匠来锻打农具,魔界的酱坊来熔新的酱缸,妖界的果园来修补果篮,天宫的仙童来锻造新的星勺。炉火升起时,不同的金属味混在一起,竟酿出种醇厚的香,飘得整条新路都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