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咱们都是一家人啊。”老石匠的来孙,一个憨厚的年轻人,喝着碗里的本源粥,看着坐在身边长着透明翅膀的星尘生灵,突然觉得格外亲切。那星尘生灵正用小巧的手勺舀着粥,翅膀上的光斑随着动作轻轻晃动。“都是靠谷种活下来,靠护缘暖起来的。”年轻人笑着说。</p>
他刚说完,两人面前的粥碗里,粥面突然泛起涟漪,两双手的虚影从粥里浮起:一双是凡人的手,粗糙却温暖;一双是星尘生灵的手,纤细却有力。这两双手,正一起捧着一颗饱满的谷粒,谷粒上的纹路清晰可见,像是将两份缘力紧紧缠在了一起。</p>
寻根宴举办到第三年,宇宙间突然掀起了一股“归心潮”。无数在外漂泊的碑心船船员,在某一个清晨或黄昏,突然放下了手中的航行日志,调转船头,朝着自己的家乡飞去。</p>
青岚山的药农,当年为了寻找能治疗缘灵疫病的药材,跟着碑心船在外漂泊了五十年。回到家乡的药圃时,他愣住了——当年他临走前种下的那株活骨草,如今已顺着山势蔓延,在整个青岚山开成了紫色的花海。花丛中,无数小小的缘灵正在嬉戏,看见他回来,都围了上来,用稚嫩的声音喊着“药爷爷”。</p>
西荒的牧人,曾为了护送星尘谷种子穿越风暴带,在星际间奔波了三十年。回到草原时,夕阳正洒在辽阔的草地上,一群健壮的灵马正在远处吃草,它们的额头上都长着小小的角,那是灵马与星尘谷交融后的特征。领头的那匹灵马,看见他回来,立刻带着马群奔了过来,马背上的布袋里,装满了饱满的星尘谷种子,像是在等着他来播种新的希望。</p>
东海的渔女,当年为了救一群被困在暗物质带的星尘鱼,跟着碑心船追踪了整整十年。回到熟悉的渔船时,她发现护渔网的纹路上,多了许多银色的光点。仔细一看,那些光点竟是星尘鱼的影子,它们在纹路间游弋,将渔网修补得更加坚固。这是她当年救过的鱼群,不知用了多少力气,才将自己的缘力印在了渔网上,特地来报这份恩情。</p>
有个在暗物质带守了十年的船员,是最早一批加入碑心船的。他回家时,带回了一颗巨大的星尘结晶,那结晶足有一人高,通体透明,里面冻着无数薄如蝉翼的飞缘谷翅膜。飞缘谷是暗物质带特有的谷种,翅膜能记录生灵的护缘记忆。他将这颗结晶小心翼翼地放在凡人道碑的巨谷之下——那巨谷是当年道碑碎裂后,由无数缘力凝聚而成的,象征着凡人护缘的初心。</p>
当第一缕晨光落在结晶上,结晶开始慢慢融化,化作清澈的水流。水流中,那些翅膜纷纷挣脱束缚,如同无数彩色的蝴蝶,在巨谷周围飞舞、盘旋,最终织成了一道巨大的光环。光环上的纹路闪烁着,记录着所有船员的护缘故事:是谁在宇宙风暴中护住了陌生的缘灵,是谁为了培育新的谷种不眠不休,是谁在逆缘力侵袭时,用身体挡住了攻击……每一道纹路都在诉说:走得再远,飞过多少星河,根始终在这里,在那份想要守护什么的初心里。</p>
这天夜里,味缘坊的灶台突然有了异动。守夜的坊工听见细微的“噼啪”声,举着灯笼走过去一看,只见灶台中央的星脉石缝隙里,冒出了一颗嫩绿的谷苗。谷苗只有两片叶子,却透着勃勃生机,叶面上的纹路格外奇特——那是所有星球的本源纹,它们相互缠绕、交融,没有丝毫隔阂,仿佛本就该是一体。谷苗的顶端,结着一颗小小的谷粒,谷粒半透明,里面映出的影像,正是石生娘当年分粥的那个简陋灶台,灶台边,石生娘正舀起一勺热粥,递给一个冻得瑟瑟发抖的小缘灵。</p>
恰好来巡查的田缘使,看到这颗谷苗,脸上露出了温和的笑容。他伸出手,轻轻抚摸着谷苗的叶子,叶子上的纹路在他指尖轻轻颤动。“原来寻根不是找过去啊。”田缘使轻声说,声音里带着释然,“是记着为啥出发——石生娘分粥时,没想过要成仙,也没想过要留下什么名声,她只是想让大家能活下去;咱们护缘的时候,也没想过要扬名立万,要得到什么回报,只是想让那些谷粒能发芽,让那些缘灵能平安。这才是最本真的道啊。”</p>
灶台上的本源粥还在冒着热气,白色的蒸汽氤氲着,将周围生灵们的脸庞映照得格外柔和。那些喝了粥的生灵们,眉心的凡仙印不知何时都亮了起来,印里的纹路不再区分凡人与星尘,不再标注九域与星河,只有简简单单的谷纹,一圈圈扩散开去,像是在无声地诉说:道归初心,味溯本源,这世间所有温暖的根,从来都不在遥远的星河或缥缈的天宫,而在每一个“想让别人好”的心里。</p>
夜渐渐深了,味缘坊的灯光却依旧明亮,像是一颗温暖的星子,在宇宙间静静闪烁。灶台边的谷苗,在蒸汽的滋润下,又长高了一点点,顶端的谷粒,也似乎更加饱满了些。而那些汇聚在这里的生灵们,有的在低声交谈着自己的本源记忆,有的在给远方的亲人传递消息,有的则只是静静地坐着,喝着碗里温热的粥,脸上带着平和的笑容。</p>
他们都明白,寻根宴或许会有结束的一天,归心潮或许会慢慢平息,但那份藏在谷粒里的记忆,那份融在粥香里的初心,会像星脉谷的缘力一样,在宇宙间永远流传下去,滋养着每一颗等待发芽的种子,温暖着每一个寻找归宿的灵魂。</p>
喜欢凡人道碑请大家收藏:凡人道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