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北伐突厥(1 / 2)

李承乾与李靖、房玄龄等心腹重臣跟着李世民进入御书房,落座之后。</p>

李世民看向李承乾、李靖、尉迟恭、秦琼、侯君集五人道:“说说你们北伐突厥的作战计划。”</p>

侯君集当先抢答:“回禀陛下,突厥连年雪灾,颉利可汗又任用奸佞,倒行逆施。国贫民弱,人心不齐。</p>

陛下只需给微臣三万铁骑,微臣效仿冠军侯领兵长驱直入,直捣敕勒川,生擒颉利可汗即可。”</p>

李承乾摇头道:“我大唐是要灭亡突厥,将草原收为大唐版图。潞国公领精骑长驱直入,即使生擒了颉利可汗,又有何用。突厥大不了再换一个可汗就是。</p>

颉利可汗嫡长子阿史那雄鹰少年英雄,在突厥甚得人心,被草原第一勇士薛延陀青狼尊称为雄鹰王。若潞国公擒了颉利可汗,突厥尊阿史那雄鹰为主,休养生息几年,又是大唐心腹大患。</p>

这也是父皇和本王在武德九年生擒了颉利可汗,又将之放回草原的用意。突厥的精兵强将用一头老狗统领,总好过由一只雄鹰领导。”</p>

李世民闻言,点头说道:“秦王言之有理。”</p>

接着看向尉迟恭:“敬德,说说你的北伐计划。”</p>

尉迟恭嘿嘿笑道:“臣能有什么计划,无非就是向陛下讨教,陛下叫臣怎么打臣就怎么打。”</p>

“滑头。”李世民笑骂一声,然后看向秦琼:“叔宝呢?”</p>

秦琼笑道:“敬德所言,甚合臣意。”</p>

李世民也没指望过这两人,转头看向李靖:“药师?”</p>

李靖笑道:“还是让秦王先说,再由臣拾遗补漏,最后由陛下指正。”</p>

李世民笑骂:“药师也越来越油滑了啊。”</p>

接着看向李承乾:“说吧。”</p>

李承乾起身,抱拳顿首:“启禀父皇:</p>

儿臣建议任命李靖为征北行军大总管,英国公定襄道总管李积为副,尉迟恭、秦琼为先锋。率领定襄道五万大军为中军。从定襄出发一路稳扎稳打,吸引突厥主力。</p>

华州刺史霍国公柴绍为金河道行军总管,在西路顺黄河前进,与李帅、李积遥相呼应。</p>

检校幽州都督卫孝杰为恒安道行军总管,镇守燕云地区防止突厥军队东逃。</p>

礼部尚书、任城郡王、并州刺史李道宗为后军总管,驻扎定襄城,提供大军后勤,守卫大军后路与粮道。</p>

四路大军共十五万人皆受李帅节度。</p>

儿臣亲率爪、牙、鳞、摧山、崩地五营恶龙军共一万五千人,从马邑秘密潜入草原,突袭敕勒川,直捣突厥腹心!!!”</p>

李承乾顿了顿,向李世民和李靖拱手道:“这便是我的北伐作战计划,还请父皇和师傅指正。”</p>

李靖想了想道:“殿下的作战计划正奇结合,堪称完美,微臣没有什么好补充的。”</p>

李世民将李承乾的作战计划在脑海中推演了一番,也没有挑出什么毛病。点了点头:“秦王有朕当年的几分风采。”</p>

接着问道:“几时出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