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道上行人络绎不绝,远远望去,延州城巍然屹立。
跋涉数日,笙畅终于来到了城下,看着过往的百姓,他们边走边聊,脸上荡漾着久违的笑容,不似之前看到的慌乱逃亡。
“知道吗,范大人终于来咱们延州城了。”
“是啊,在江南一带为百姓修洪堤,解饥荒,他可是咱们百姓心中的好官啊。”
“他一来,我们延州算是守住了,对了我还的去帮范大人去修补城防……”
“哦,在哪里,我也去。”
听到谈论声,笙畅伸手拉住刚说话之人,“兄弟,你是说范仲淹大人么,他在哪?”笙畅急切地问道。
“对啊,怎么,你也要帮忙,他在北城门。”那人说完后,忙着追同伴而去。
笙畅略一犹豫,打算先不进城了,慢慢地绕着城墙,跟在那些人后面,向北城门走去。
北城门,日近午天。
一群忙碌的身影浮现在笙畅面前,许多衣襟破烂的百姓挽着膀子在干活,或拉土石,或在城墙上架着木梯,修补着颓废的墙体,黝黑的肤色在阳光下异常醒目,他们不时地用手背拭擦着额头上渗出的汗珠,脸上却仍然暗含喜色。
“乡亲们,大家再干一阵子就休息,各自回家吃饭吧,下午再过来,咳……咳……”,众人前面,一位身着青灰长衫的中年人,轻咳着说道。细细一看,那人正是范世伯,没想到他在亲临现场督导防御工程,不过看似比之前有苍老了几分,笙畅不忍,加快脚步走向前去。
“父亲,你也先歇会吧,大家不累”,只见不远处拉车的一位赤臂少年抬头向中年人一望,关切地说道。
“大人,来喝杯茶”,中年人身旁一个清秀兵卒递茶说道。
“啊……”
众人惊呼,笙畅看时众人合力刚吊在半空中巨石的绳索忽然断裂,那快巨石正顺城墙滚落下来,眼看就要砸到城下干活的众人。
笙畅一惊,身如飞箭,立马狂奔而去。
众人惊呼当中,在那千钧一发之时,众人眼里一道黑影掠过,只见来人伸出刀鞘堪堪顶住巨石,然后慢慢脚踩城墙,顶着巨石沿城墙倒行而上,直到把巨石归放到城墙缺口处,然后转身潇然飞落。
“好”,众人拍绝叫好,感激地望着笙畅,周围顿时响起了一阵欢呼声。
“云贤侄,你怎么来了”,看到笙畅行来时,中年人欣喜道。
“范世伯好,小侄闻得世伯来到延州城,特赶来问好”,笙畅跪拜道。
“贤侄快起来,之前听耿青、刘泸将军他们二人说起你有两次良谋击退夏军,真是颇有你父当面风范呢,纯佑,先停下来,快来来见过你大哥,”范仲淹笑着扶起笙畅,又像人群中挥手喊道。
“见过大哥,”不多时跑过来一个神采朗俊的年轻人,那人过来躬身拜道。
“不必多礼,义弟,”笙畅回礼道。
“这是我长子纯佑,这次非要跟我来这苦寒边塞之地,还有三个小儿在家乡,你上次来家里时只见过小女,他们三人那时都外出求学,未曾见到,”范仲淹抚须介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