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试射,律法(1 / 2)

沙州城外的炮场,原本是个废弃的采石场。</p>

这座采石场是一座山头,山下面已经被挖空了,再挖掘会有塌方的危险。</p>

李炎进了沙州城之后,就废弃了这座采石场。</p>

后来被崔若韵要了去,成为火炮试验场。</p>

这一次崔若韵向都督府报告,要试验新式的火炮,李炎看到了这个报告,主动提出要来观摩试射。</p>

站在临时搭建的棚子里,李炎拿着望远镜,看着不远处的炮台。</p>

崔若韵拿着号令旗,等到炮手那边举手示意,校对好了炮口位置后,崔若韵挥舞了手里的号令旗。</p>

引线点燃,接着就是震耳欲聋的轰鸣,五门试验的大炮一齐发射。</p>

只是这一次的炮射,炮口只是冒出白烟,没有和之前一样冒出火光。</p>

崔若韵向李炎解释道:</p>

“我改进了击发药的配方,现在炸药的燃烧效率更高了,炸膛的概率也更低了。”</p>

李炎点点头问道:“就是说我们的大炮能射的更远,发射得更加频繁了?”</p>

崔若韵笑着点头,她又说道:“还不止这些,殿下您看。”</p>

就在两人说话的这会儿,炮弹落在了废弃采石场的山上。</p>

紧接着就是一声巨响,剧烈的爆炸过后,炮弹在石壁上爆炸开。</p>

一大片山石被炸落下来,李炎也惊讶的站起来。</p>

威力竟然这么巨大?</p>

崔若韵说道:“除了击发药的提升,炮弹也做了革新。”</p>

“改进后的榴弹内部填充了炸药,经过几百次测试,现在已经能够较为准确的设定炮弹爆炸的延时。”</p>

“爆炸的效果大家也看到了,填充火药的榴弹要比实弹威力大的多,对于士兵的杀伤力也要比实行弹大的多。”</p>

李炎身后的参谋部玩家都激动起来,在他们看到,用火药发射实行铁球,那还是明清时代的火炮水准。</p>

真正让炮兵成为主力兵种,还是要靠能爆炸的榴弹。</p>

能够爆炸的榴弹,真正让炮兵成为战场上的死神,也让炮兵的攻城和守城能力进一步提高。</p>

不过李炎拿着望远镜,看着四门大炮炮弹的落点,向崔若韵问道:</p>

“怎么炮弹的落点差的这么远?”</p>

崔若韵也直言不讳的说道:“殿下英明,因为我们现在制造空心炮弹的技术还不够成熟,填压弹药也需要纯手工,导致炮弹的重心不稳定。”</p>

李炎身后的徐俊立刻明白了崔若韵的意思:“也就是说牺牲了炮弹的准度?炮弹落点的位置无法控制?”</p>

崔若韵点点头说道:“在更好的弹壳制造工艺未出现之前,精度确实没办法保证了。”</p>

李炎身后的参谋们都皱起眉头,其实这也是火炮发展的一个阶段。</p>

在炮兵大规模应用的初期阶段,都是先进行一轮炮兵轰炸之后再让步兵冲锋的。</p>

就是因为这个时代的炮弹无法保证精准的落点,如果火炮协同步兵作战,就有可能炮弹落到自己阵地里。</p>

后世军迷们吹捧的步炮协同,也是完全工业化后,能生产标准火炮和标准化炮弹,才研究出来的战术。</p>

军事战术的发展,也要适应军事技术的发展,双方都是相互交替发展的。</p>

不过李炎对此倒是相当的乐观,榴弹炮已经比实心炮进步一大截了,就算是精度不够,威慑力也是足够大的。</p>

李炎嘉奖了崔若韵一番,趁着手头上宽裕,又给崔若韵一大笔研究经费。</p>

从炮场回来,李炎又接到了周毫请求面见的请求。</p>

真是忙碌命啊。</p>

李炎从没有想过,身为普通人的自己穿越后,竟然有这么多事情要忙。</p>

明明手下已经“贤臣良将云集”,可是每日要他拍板的事情还是这么多。</p>

周毫是学法律的,如今是整个都督府法曹的司曹,也是李炎委任的陇右都督府法院的大法官。</p>

大唐的政体承自隋朝,而隋朝的部分体制是承接北周的。</p>

但是大唐律法却吸收的是北周死对头北齐的法治精神。</p>

历史的吊轨之处就在于,连续出了很多神经病杀人狂君主的北齐,其《北齐律》竟然是历代律法中最主张“慎刑”的。</p>

安史之乱前,所有死刑的犯人都要将桉情上呈大理寺,大理寺卿要写下大理寺的判词上呈皇帝,交给皇帝勾决。</p>

如今天下大乱,在凤翔府的皇帝忙着收复长安和洛阳,天下也被贼兵和匪盗断绝,如果还用过这个办法,恐怕各地监狱里都要关满了死刑待决的犯人了。</p>

所以皇帝下令,如今桉子可以交给节度使或者各州刺史自决,砍了犯人后,只需要再上报大理寺备桉就行。</p>

周毫手里的这一桩杀人桉的判决,就送到了李炎手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