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航海时代的起点(1 / 2)

方国寿话锋一转说道:“你知道西伯利亚什么资源最重要吗?”</p>

段文昌说道:“是矿石吗?”</p>

方国寿摇头说道:“西伯利亚的矿产是很丰富的,当年前苏联为了探明西伯利亚的矿产藏量,动用了好几枚核弹。”</p>

“核弹?核弹还能探矿?”</p>

“当然能,我也是听地质系的教授说的,核弹在地下爆炸,通过监测扩散的地震波变化,可以算出地下矿场的种类和位置。”</p>

“冷战期间前苏联和美国都使用核弹探矿,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p>

“最后在西伯利亚探出上百个矿井,其中方便开采的大型矿场就有四十六座之多!”</p>

段文昌倒吸一口气,这是一笔多么令人垂涎的财富啊。</p>

方国寿却说道:“不过西伯利亚的矿产可不容易开采,有些矿藏都在冻土层之下,而且西伯利亚的冬季非常寒冷,很不适合人长期居住。”</p>

“前苏联在西伯利亚建设了很多青年城,工矿城市,但是条件实在是太艰苦,前苏联解体后,这些城市的居民就都逃回了温暖的西部地区,这些城市也就都废弃了。”</p>

“以前苏联的工业水平,开采西伯利亚的矿产都这么困难。”</p>

“我们的工业水平,距离能够采集西伯利亚的矿产还有很长路要走。”</p>

段文昌问道:“那是什么资源是我们急需的呢?”</p>

方国寿指着渤海国的地图说道:“木材。”</p>

“西伯利亚地区的木材资源非常的丰富,而且这些都是致密的寒带树木,这些可都是建造远洋木帆船的上好材料啊!”</p>

段文昌的呼吸急促起来:“方老,你是说远洋船?”</p>

方国寿点头说道:“远洋航行最容易的办法还是木质帆船。我们的蒸汽机技术距离把蒸汽机搬上船还有很长的距离,钢铁造船还需要很长的路走。”</p>

“现在的大唐已经能够建造近海航行的船只了,阿拉伯人更是已经能够穿越印度洋抵达大唐南方的港口。”</p>

“我虽然不懂造船,但是开启地理大发现时代的,也是木质帆船。”</p>

“西伯利亚的上好木材,足以支撑发展远洋造船业了。”</p>

“而且现在是历史上气候温暖期,海参崴都有半年是可以通航的状态,不要说更南边的港口了。”</p>

“就比如辽东半岛的旅顺港,那可是常年不结冰的天然良港!虽然这座港口如今在伪燕控制中,但是只要我们能拿下辽东,就能拥有这座东北亚最好的港口城市。”</p>

“辽东地区是非常适合发展造船业的,如果能搞起来,就可以成为东北亚的中心。”</p>

方国寿在描绘他心中的北方蓝图。</p>

段文昌已经看到了航海时代的序幕了!</p>

不要说去美洲,如今朝鲜半岛和日本都是好地方啊!</p>

段文昌说道:“方老的意思,是要占领渤海国?”</p>

方国寿摇头说道:“直接占领渤海国的难度可不小,但是影响渗透还是能够做到的。”</p>

段文昌已经完全被渤海国丰饶的物资给迷住了,他连忙问答:“怎么影响。”</p>

方国寿说道:“渤海国是以商业立国,而商业文明是最容易被贸易影响的。”</p>

《镇妖博物馆》</p>

“安史之乱,影响的可不是大唐一个,对周边小国的影响,甚至要更大。”</p>

“巨鲸的一次转身,就可能让小鱼陷入到漩涡中。”</p>

“渤海国的贸易,是从渤海国内和新罗日本购买粮食,运送到江南换成丝绸。”</p>

“大唐的丝绸再购买粮食,形成的二元循环。”</p>

“在海上贸易通畅的时候,渤海国这一套体系就是坐着吃红利。”</p>

“买和卖的时候各吃上一次利润,真的是赢麻了。”</p>

“但是现在二元贸易体系断了。”</p>

“海路不通畅了,出航的风险高了。大唐也拿不出足够贸易的丝绸,冒险冲到江南的船要空着回来。”</p>

“贸易是渤海国的立国之本,这个本出了问题,最愁的是渤海国主。”</p>

“而且粮食这东西,和其他商品又不一样,新粮的价格和陈粮的价格差距不小,而且粮食是会腐化变质的,卖不掉就是损失。”</p>

段文昌这下恍然大悟道:“怪不得我们提出要和渤海国贸易,渤海国主一下子就答应了。”</p>

方国寿点头说道:“是啊,渤海国府库里的粮食,除了卖给我们,还能卖给谁?”</p>

“伪燕可不会花钱向他们买粮食的,新罗和日本本身就产粮食,江淮战乱又没办法贸易。”</p>

“所以我们要抓住机会,大力发展对渤海国的贸易。”</p>

“只要我们陇右成为渤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那就可以通过贸易工具来操纵渤海国。”</p>

“比如我们需要木材,只需要在贸易清单上加上木材就行了。”</p>

“我们甚至可以要求直接在渤海国内建厂,再用武力保护厂区的利益。”</p>

“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法,要比直接武力征服代价小多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