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0年,在董卓撤退长安途中。</p>
在李儒的建议下,董卓以天子名义。</p>
征召皇甫嵩,入朝,其威望甚重。</p>
董卓怕皇甫嵩,在关西搞事情。</p>
即便,皇甫嵩没有,这个心思。</p>
那也不行,万一其他人,打着皇甫嵩的旗帜,再搞一次勤王呢?</p>
所以,董卓赌不起,还是把皇甫嵩,放到眼皮底下,比较,安全一点。</p>
盟军这一边,也接到了,董卓撤离,火烧洛阳的消息,诸侯纷纷大惊。</p>
而虎牢关守将,赵岑见盟军势大,又见西凉军主力,已经被李榷撤走,于是,他便献了关口,投降了盟军。</p>
而这也正如,袁绍所预料的那样。</p>
盟军不费一兵一卒,得到了虎牢关。</p>
西线的孙坚,因为董卓撤离,压力大减,于是,他连夜拔营,兵进荥阳。</p>
孙坚也派人,向盟主袁绍,报备。</p>
因为,他要先行一步,杀入洛阳。</p>
皇甫嵩,在大汉军中,威望甚高,也是,董卓以前的,老上司。</p>
李儒这家伙,智如妖孽,真可谓是,谋尽天下,不服不行,该杀。</p>
这次孙坚,兵进洛阳,擅自行动,这也触怒了袁绍,埋下了祸根。</p>
190年,荥阳,孙坚行军途中。</p>
“父亲,咱们先行进兵,会不会得罪盟主。”孙策扯住缰绳,放缓马速。</p>
“袁绍?怎么?他迟迟不进军,难道还不让咱们,追击董卓了?荒谬!”</p>
听孙策如此说道,孙坚很是不忿。</p>
“可是,父亲,万一,盟主那边,给咱们使绊子,又当如何应付呢?”</p>
孙策说出了,心中的担忧。</p>
“哼,怕他做甚,我们这是,为国除贼,天下大义,他们那是什么?自为家计。”孙坚眉头一皱,冷哼说道。</p>
其实,他打心里,也看不起袁绍。</p>
“那父亲,后将军那里,咱们又该,如何交代?会不会让他,误会。”</p>
孙策觉得,如此,不是很妥当。</p>
“公路那里吗?唉,我想他,会理解我吧。”孙坚叹息道,随即沉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