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交之事,实乃是鸿胪寺的公务,徐卿,你怎么看?“
朱由校没有仓促决定见与不见,而是想听听徐光启的看法。
徐光启路上跟本安糯聊过,他这次来的目的,就是加强布匹生意的联系,还有香山澳的归属权。
从嘉靖年开始,葡萄牙人就跟浙江做丝绸布匹生意,赚的是盆满钵满。
贵族们想要中国精美的丝绸,民间也需要质量上好的东江布,缺口很大,还有产自中国的茶叶,瓷器,都是欧洲的紧俏货。
可葡萄牙人跟大明做了几十年的生意,都没有递交正常的外交关系,这让葡萄牙国王很是恼火。
葡萄牙的商人,想要独霸布匹生意,把自己可恶的邻居,西班牙人赶出布匹生意。
耶稣兄弟会中,各国的传教士都有,他们都想帮助自己的祖国,在贸易中占得头筹。
他们听到徐光启被召见的消息后,就写信去广东,让货船把信捎回欧洲,让祖国派公使前来。
这些事,徐光启是知道的,他也想帮助当今圣上疏通西洋贸易,为国家多赚一点钱,换成大炮跟火铳,好尽快平息辽东战事。
“臣认为,两国邦交,要看利益多寡。”
“听闻小弗朗机公使这次前来,是想商量布匹贸易,还有香山澳领土问题。”
“布匹是海贸的大宗商品,前几年因为禁海,各省各府的丝绸布匹都在库房积压,也可以借此机会,一并售出。”
“不如先看他们说什么,再思考日后之事。”
徐光启这番话,让朱由校很满意,不愧是进步派,想的很全面,万事以利益为主的基调,也很适合外交部。
“准奏。”
“徐卿家,你统领鸿胪寺,要事事以大明利益为主。”
“在北城选一处僻静场所,当做公使区,让小弗朗机公使团住进去,大小弗朗机人,都是戏称,不可用在礼节上。”
“要尽快确定他们的书面名称,国书上,万万不能出笑话。”
“朝鲜,琉球、日本等国的使者,也划归其中,一国一地,当做他们办公之所。”
“朕想在广东开皇港,准许西洋等国商人在广东经营货物,大明收取关税。”
“鸿胪寺要招揽会西语人才,派往广东,负责贸易沟通。”
“这次小弗朗机人来谈判,徐卿你来负责,丝布局也会派出专人陪同,商定好价格,数量,再报给朕。”
“至于会见使臣,鸿胪寺来安排具体时间。”
“茶叶,瓷器,大黄都在贸易名录上,结算以白银为主,也可以用粮食来替代,不说弗朗机人擅长制作火炮和火铳嘛?也可以如此交易。”
“至于朝鲜,琉球,要选优良之海港开贸易城,靖海大将军府也要派兵去。”
“日本也在贸易名单之中,也要有独立运营之港口,同时也要够买白银回来,朝廷要改变钱制了。”
“蒙古诸部落也要派人,建立沟通,商量贸易,同时渗透进去,拉拢他们。”
“这是你们鸿胪寺要做的,时间紧,任务重,徐卿家你明白朕的想法嘛?”
一整天,朱由校都在不断的下令说话,他真的有点累了,希望徐光启能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摸索出一套外交方法。
“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