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怕死不代表着在能活着的情况下,就情愿去死。故而随着这批医疗兵慢慢的展现出自身的价值之后,这支手中只沾染自家人鲜血的部队,成了各大将校相互争抢的对象。
而这些医疗兵,在从其他那些主战部队中的士卒那里,感受到了尊重之后,也渐渐的意识了到自身的重要性,慢慢的开始不在只想着掂刀子砍人了。
当然,在军功爵制度盛行的汉风王国,哪怕他们因为自身的职责所限,不能杀人积累军功,作为后勤辅助人员的他们,依旧有自己独特的晋升机制。
作为一手创立出来军队急救医疗系统的刘季,在后世的人情冷暖里面,早就明白了一个道理。
任何没有利益收获的岗位,哪怕有着强制性的命令监督,最后的结果也一定是一塌糊涂。
就如同被商鞅的军功爵,一手缔造出来的大秦帝国,硬生生凭着国民对于军功的渴望,吊打了整个战国一般。
在后期封无可封之后,随着始皇帝嬴政这根定海神针的倒下,整个帝国也迅速的随之坍塌。
在军功爵这个有着明确规定的晋升机制下,战功这个计量单位,就是秦国国民所追求的利益。
而平定了天下之后的秦始皇,在失去了六国的土地以及积累的财富,这些可以拿来作为军功爵赏赐的资源之后,自商鞅变法以来,被努力维持的国家信誉度,变成了一纸空文。
这也就导致了国家给国民许诺的利益,在国民看来,变成了无法信任的井中月,水中花。
没了这些利益驱动,秦国国民对于国家所赋予的职责,也就失去了那份积极性。
哪怕在秦国繁重的刑罚之下,国家的各个岗位都有人员在维持,但是当收益与付出不成正比之后,这种付出就成了国家对一个人的压榨。
看看后来秦国的局面就知道,仅仅是一点点的火星,在天下苦秦久矣的华夏大地上,就成了一片难以扑灭的燎原之火。
所以为了防止医疗兵因为利益分配的问题,造成消极怠工,进而引发医疗部队和主战部队的矛盾,刘季早早地就把医疗部队的晋升机制做了明确安排,并经由老王爷和张旗两位主帅之手,为这些医疗部队的利益做出了保障。
由于羽骑本身的机动性以及特殊性,早期并没有携带这些医疗兵。可是在打开了局面之后,刘季特地要求作为援军的刘震,将他训练出来的第一批医疗部队,带上了战场。
这一战,除了必须要完成的作战目标之外,也是老王爷和张旗两位老爷子,对于刘季力排众议之后,方才建立出来的医疗部队,实战价值的一个考核。
毕竟在人命如草芥的乱世里面,花费如此多的资源以及人力,所建立出来的非主战型部队,最终的效果能否符合当初对它的投资,也是两位赤阳城的当家人,以及整个汉风国所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喜欢我的状态很强请大家收藏:我的状态很强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