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下田再上山(1 / 2)

要去田里的话,倒是不用人带着,不过为了让王氏放心,金多福还是安排了人来带金安康他们三个过去,直接去了种稻子的田地边。

郑家庄这边的田地,大多是种稻子的,还有少数种别的,而负责平时种地的佃户,已经传承了两、三代了,一直在这里生活着,虽然大部分收成要上交给郑家,不过至少有个庇护之处,不用担心除了上交收成外的杂事,比如像徭役,郑家的管事都会帮忙处理的,所以也没有人想离开,就算是收成不错,家里有了点存款可以自己买地了,也是考虑再三,才让家里小一辈的出去先试一试,也不想离得太远。

有一小部分人离开了,原来的一些庄户家里人口多了,正好就接过离开人的田地,继续租种着,这样大家都省事了,金多福来这里几年了,一直把庄子管理得很好,庄子上的人都服气听从,今天金安康和楚子升张景宣出来玩,庄子上的人都知道,看到他们都热情地打招呼,还要请他们去家里,金安康之前重新认识过大部分人了,笑着一一回答了,然后带着楚子升和张景宣直接下田里去了。

“子升家在县里是没看到过的,景宣平时也没有去家里的田地吧,咱们吃的米,都是这些稻子长成后,经过处理变成的。一年辛苦种地,收成还要上交大部分,这些农户是真的不容易的。”金安康边指着田里,边和楚子升张景宣说。

“我是没见到过的,不过在书里读到过一些诗句,都是说农户生活比较艰苦的,这天气虽然没那么热了,咱们是出来玩一会儿,农户却是要出来忙碌好久的呀。”楚子升看着田地里有不少人在忙碌着,有些感慨。

张景宣四处看了看,“我们家田地是有不少,不过都有人管着,我还小也没被带去看过。农户不容易,不过佃户更难一些的,租种别人的地,可是要比自己种地少了许多收成,却是不得不这么做。”

张家是昌贤镇的大地主,大部分田地也都是租给别人种的,这些事张景宣还是知道的,现在在这里的农户,也是一样租种了郑家的田地的。

“好了不说这些了,咱们只是来看看的,以后有机会再讨论吧。”金安康看说着变得严肃了不少,赶紧转移话题,带着他们两个走到旁边,不再看那些稻子了。

稻田有很大一片,四处走了走后,天气变热了起来,三个孩子也出了不少汗,带他们过来的人看到了,就提醒金安康要先回去了,免得王氏担心。

早上就说好了的,先来稻田这看一看,中午回去休息,等到傍晚再带他们去山上,所以金安康就叫回楚子升和张景宣,先回到自己的房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