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鹰麾精锐(1 / 2)

刘永铭说道:“当年榆林府那件事闹得可不善,榆林府的贼寇若是心服朝廷,愿意来我这里当府卫,当年也就不会闹出那么大的事情来了!”</p>

</p>

“几十年前之事了,都淡了。”</p>

</p>

刘永铭急道:“他们那样子可不全是贼寇盗匪吧?你老实说,是不是你从征北大营那里挖来的?”</p>

</p>

“这个……”姚瑞甫有些支吾起来:“有一些是。”</p>

</p>

“一些是多少?”</p>

</p>

“也、也没有多少,就是……就是四百来人。有些受了伤的老兵征北大营里不太想留,所以属下就……”</p>

</p>

刘永铭摇着头说道:“他们的精气神可不像是人家不要的残兵!你老实说,是不是把征北大营那边的什么精锐给弄来了?”</p>

</p>

“属下……其实属下也就是写了几封书信而已。再加上……再加上师小侯爷的关系……”</p>

</p>

刘永铭两眼一瞪,说道:“你不会是动了征北大营的鹰麾营了吧?”</p>

</p>

“那个……”姚瑞甫将视线移向了别的地方,喃喃地说:“是有几个从那里来的。”</p>

</p>

“几个?”</p>

</p>

“可能有那么几十个。”</p>

</p>

“几十个?”</p>

</p>

“一两百吧。”</p>

</p>

“一两百?”</p>

</p>

“三百三十七人。”</p>

</p>

刘永铭气极地说:“那可是师征北的命根子呀!他若是知道了,非得跟我玩命不可!”</p>

</p>

姚瑞甫马上应道:“他知道。要不然也调不过来。”</p>

</p>

刘永铭连忙问道:“师征北怎么可能会同意?”</p>

</p>

姚瑞甫又支支吾吾起来。</p>

</p>

“姚先生,您老实说,可别再我惹出什么祸事来呀。”</p>

</p>

姚瑞甫只得言道:“鹰麾营说是一个营,实际上……实际上人数早已超过朝廷标限。”</p>

</p>

“超过朝廷标限是什么意思?”</p>

</p>

“就是……就是不止三千人。”</p>

</p>

刘永铭认真地问道:“多出来多少人?”</p>

</p>

“一万一。”</p>

</p>

“多少?”刘永铭有些震惊。</p>

</p>

姚瑞甫深吸了一口气,老实地说道:“鹰麾营实际有人马一万四千人。马匹、刀械齐全。从他那里调几百人过来,他是不会生气的。”</p>

</p>

刘永铭急问道:“不是。兵部那里知道此事么?”</p>

</p>

“哦,有经过兵部。卫戍军那里过来的人的军籍也转到我们秦王府了。”</p>

</p>

“那都是小事,也就是找声招呼之事!我是说兵部那里知不知道征北大营的鹰麾营有一万多人?”</p>

</p>

“应该不知道。”</p>

</p>

刘永铭奇道:“兵部那里还不知道?这可是要出大事的呀!”</p>

</p>

“这也是没有办法之事。”</p>

</p>

“嗯?怎么个没办法?你说清楚了。”</p>

</p>

姚瑞甫答道:“兵部那里给的兵源根本就不顶用。别看征北大营有二十营、六万人马。但是能战者甚少。蒙人善骑射,兵部那里给的兵源别说是骑射了,会骑马就算是不错的了!征师北向朝廷上过奏疏、说过此事,但不管是皇上还是兵部,给的回复都差不多。皇上甚至发了密旨过来骂了师帅一通。”</p>

</p>

“骂他什么?”</p>

</p>

“说是练不好兵还要他这个征北将军做甚。师帅无奈,只得将精锐收集合为一营。计一万四千人。”</p>

</p>

刘永铭叹道:“整编之事也得上报朝廷呀。师征北这么做将来怕是要有大麻烦。不过骑兵确实是不好练。”</p>

</p>

“谁说不是呢。”姚瑞甫来了兴致,他替师无疾委屈地说:“骑术要绝到精湛,没有三年根本就不行。骑射更是看天赋。我们的士卒大多是拿锄头出来的,箭术练上十年还不如蒙人十六七岁的青壮。只能用好兵器相补,比如小弩一类的。”</p>

</p>

小弩是一种简易弓弩。</p>

</p>

体积比一般弓弩还要小一些。</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