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还没有动静?都快半个时辰了。你那东西不会失败了吧?”广晓龙皱起眉头,难掩脸上的失落。</p>
刚开始王望尘说他们有十分钟时,广晓龙带着王望尘加速前进,意图规避爆炸带来的影响。</p>
可都过去半个小时了,广晓龙仍旧没有感觉到任何强大的灵力波动。</p>
王望尘脸上没有担忧,“十分钟是最低的估算时间。最长可能一个时辰才会生效。我们跑得快,只是规避最快的爆炸。”</p>
“一个时辰?”广晓龙砸吧砸吧嘴,“一个时辰没见分晓,就说明你的计划失败了?”</p>
王望尘没有否认,“可以这样说。虽然有一定的误差,但最多一个时辰就能见分晓。实在担心,再飞上去一点,从高处可以看到远方的情况。”</p>
广晓龙见王望尘无比平静,没有半点担忧,撇了撇嘴,“你就一点都不担心失败吗?”</p>
“失败没有什么可怕的。”王望尘咧开嘴角一笑,“失败才是人生的底色。很少有人能一遍就成功。越是想要挑战自己极限的人,失败对他们而言越是家常便饭。</p>
很多人都不希望自己失败,下意识想要成功。这是刻入我们骨子里的。因为这胜负欲,我们才能战胜一个个竞争对手,存活至今。</p>
但,时代是变化的。我们比其他生物更懂得思考,更懂得世界的广阔。失败对我们而言,只要不足以致命,便有东山再起的可能。”</p>
“你说的倒是轻巧。当失败真的当头一棒,我不信你还能像现在这样笑得出来。就比如现在,如果你没炸掉灵脉,我们该怎么办!”</p>
“那就逃到天涯海角。到死之前,我都不会停止寻找对策,哪怕一遍又一遍失败。如果因为失败郁郁寡欢,从而没办法做出更准确的判断,我才觉得可惜。”</p>
广晓龙没有再说话,王望尘眼中透露的光芒不像是一时兴起,更像是早已看开一切。</p>
广晓龙不禁嗤笑一声,锻炼了这么多年的心性,结果到头来,还没一个毛头小子看得开。</p>
王望尘的某些感受和看法也不是一蹴而就。</p>
站在科研工作的一线人员,往往比普通人要经受更多的失败。</p>
就比如材料学,现在的材料学就是一群人拿着各种材料肆意组合碰运气。有可能许多年也没有什么新的发现,有可能拿着胶带一撕就撕出了惊天材料。</p>
确定理论之前,绝大多数科研工作者只能依靠穷举法探索和发现,理论确定之后,他们才能从茫茫的大海之中捞出一根根细小的针。</p>
漫无目的地海里捞针和确定哪里有针的大海捞针,效率截然不同。</p>
理论不是空想出来的,得经过一次次实验,找出那些东西的共同之处。</p>
想要确定哪里有针,先要漫无目的地大海捞针,记录每根针的位置,分析这些针位置的共性,才能制定出更有效率的方法。</p>
无数人前赴后继扑在“捞针”上面。</p>
大海很大,人却很少。</p>
受到瞩目的都是那些捞到针的人,观众很少真正关心有多少人葬身大海,他们又付出过多少努力。</p>
王望尘亲身经历过无数失败,也见识过别人无数次失败。</p>
哪怕科研人员经历过无数失败,并非所有人都能像王望尘那般克服心里的障碍,将世界看得通透,那些失败会成为压死骆驼的一根根稻草。</p>
其实,失败会带来多大的影响,取决于外界的压力。</p>
在现实世界之中,即便有人想要无忧无虑地滑着小船大海捞针,柴米油盐、衣食住行也会成为阻碍他们的大风大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