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女子先是怔住,片刻后脸上现出喜色。
只见她对贾芸纳头便拜,口内说道:“请贾大人救救柳公子,小女子虽无以为报,定当为大人做牛做马……”
贾芸忙扶起她,说道:“莫要折煞我,按理我还要叫你一声姨娘呢。”
尤二姐、尤三姐都是贾珍之妻尤氏的妹妹,虽是异父又异母,但总归有这个名分在,作为贾族中与贾蓉平辈的贾芸,自该称她为姨娘。
尤三姐忙道:“罪女不敢当,还望大人以审案为重,莫要为人情所左右!”
贾芸听出她话里有话,忙问详情。
只听尤三姐道:“此事要从头说起,前儿那蓉小子叫人请我和二姐去宁府,说是要我俩去你们西府查看山门上的什么印记……”
从尤三姐的叙说中,贾芸更清楚的知道了当日的详情。
原来贾蓉一开始是求着尤二姐和尤三姐两人,谁知尤三姐并不想充当那种背后害人的角色,贾蓉便单独找尤二姐说话去了。
到了当日,尤氏奉贾珍之命去大观园探望惜春,恰巧尤二姐、尤三姐都在宁府,那尤二姐甚是积极,央着要一起去看看大观园的景色。
于是便有了尤二姐借机探察山门印记的事情。
这些情节,贾芸也基本上猜到了,只是如今听了尤三姐的叙述,才知道其中还有一个关窍所在。
便是贾珍早已知道贾蓉要谋害贾芸,所以才配合着让尤氏带两姐妹去园中,只是贾珍并不是完全主动,而是被贾蓉逼的。
尤三姐道:“当时他父子二人还争吵了一回,姐夫自然是以父亲的威严,叫下人扇蓉小子一巴掌。谁知蓉小子说了一句话,贾珍不但罢手了,还听蓉小子的话,教我们入园去。”
贾芸忙问是什么话,尤三姐皱眉道:“蓉小子当时说‘美儿留了个簪子,请奶奶和姨娘带去送给四姑姑吧’。说完这句后,姐夫面色有变,终究同意了他的主意。”
贾芸已知道美儿就是秦可卿,显然贾早已知道簪子之事,特意用这个来逼迫贾珍。
只是有一点不明白,秦可卿已死,贾蓉用她来作为把柄来要挟贾珍,本就没多大意义,后者只需斥他是胡言乱语,无须怕他的要挟。
以贾珍的性格,当时没有对贾蓉动用家法就属于是仁慈了,怎会低声下气听贾蓉的吩咐?
除非那簪子有什么特殊意义!
便打住尤三姐的话头,问道:“你可曾见过那簪子,有什么来历没有?”
尤三姐答道:“曾见她戴过,是个凤头簪,看形制像是宫中之物。当时我们问他来历,她却匆忙取下藏起,说是无意中得来,并未说出详情。”
贾芸明白了,那簪子就是义忠亲王府中之物,也许是秦可卿的母亲或者祖母留给她的,她可能一直贴身藏着,平时偷偷一个人拿出来缅怀过去。
如此说来,秦可卿早已知道了自己的身世!
只怕贾珍、贾蓉,乃至从养生堂抱养秦可卿的秦邦业,甚至包括贾政,都可能从一开始就明知秦可卿是义忠亲王的孙女。
也许正因为这个原因,后来皇上才彻底下决心抄了贾家。
那凤头簪也许是关键所在。
贾芸便问尤三姐道:“你可知那簪子现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