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宴席进行到后来,众人都有些不知如何是好。</p>
新帝此举无异于当众警告那些想把女儿送入宫的世家,死了这条心吧,不必痴心妄想了。</p>
偏生人家还不是信口开河无凭无据。</p>
大楚开国皇帝也是个情种,他曾说,男子四十无子方可纳妾。</p>
所以谢知蕴引经据典,有理有据,自言若只是为繁衍后代,大可不必。最令人震惊的是,他甚至直截了当言明,若皇后日后没有生下继承人,宁可从子侄当中过继,也不会退而求其次纳妃,所以诸臣都不得再提后宫选秀一事。</p>
这段话传递的内容不少,有些心思活络的宗亲已经开始由送女儿入宫,转而考虑如何能把儿子过继给新帝了。</p>
可问题就在于,帝后如此年轻,不像是没有后代的,尤其陆夭肚子里应该就有一个,就算不能一举得男,小夫妇也有大把时间。</p>
除非孩子夭折,否则基本没有可能。</p>
一想到这里,乘兴而来都变成了败兴而归。</p>
所以还没等到傍晚,许多夫人纷纷告辞,陆夭乐得清静,于是把众人打发走之后,这才转过头来对谢知蕴兴师问罪。</p>
“不是说好唱双簧吗?你为什么……”</p>
话音未落,就自动自发停下了,谢知蕴以前所未有的认真眼神看着她,甚至难得带了几分严肃。</p>
“纳妃这件事,我一开始就不同意你的主意。”他罕见地表达着不满,“你想一劳永逸,想替我分担,这些我不是不明白。”</p>
陆夭大眼睛闪闪地看着他。</p>
你明白为什么不照做呢?</p>
这句话明明白白写在了她脸上,只差没有说出口。</p>
谢知蕴并没有像往日那样哄她,而是端着张严肃的脸,一字一顿回应。</p>
“这是我的事,所以理应由我来表态。原本前几日我就想在朝堂上昭告天下了,可你说你有你的法子。”谢知蕴顿了顿,“今日这场面你也瞧见了,虎视眈眈的人太多,打这个位置主意的人太多,既然要一劳永逸,就干脆些,所以我来,便是落埋怨,也该由我一力承担。”</p>
陆夭心里轻轻叹了口气。</p>
新帝上任,朝堂本就要经历一番动荡,后宫这些事她其实不想经他之手的。</p>
夫妻一体,本就该是背靠背一致对外的,现在所有的风霜刀剑都由他承担了,显得自己有些没用似的。</p>
“进宫之前不是跟你说过吗,这些事,无需你操心。”谢知蕴还是沉着脸,但语气却缓和了不少,“嫁汉嫁汉,穿衣吃饭,若是我连让你生活无忧这点都做不到,那真是枉为人夫。”</p>
陆夭轻轻扯住他的袖口,摇晃了两下。</p>
“我只是想帮些忙而已。”</p>
“你帮的已经够多了。”谢知蕴看向她眼底,“这一路走来,要不是你,我根本不可能坚持到今天。所以眼下你的任务,就是安心养胎,平平安安把腹中的孩子生下来,其他的事情都交给我。如果走到这一步,还需要你事事费心的话,那这皇帝,当不当也没什么意思。”</p>
陆夭见他有所缓和,再接再厉又继续晃着他的袖子。</p>
“横竖你已经把话说出去了,我就是不同意也得同意啊。”见谢知蕴面色好了些,“所以我不追究你,你也不要数落我,这件事,我们就当翻过去了,如何?”</p>
谢知蕴到底不能对她冷脸太久,随即反手抓住那两只在他袖口处作怪的手。</p>
“既然今日都已经把话说清楚了,那中秋宴是不是要停办了?”</p>
“那怎么行!”陆夭脱口而出,她眼神里闪着狡黠,“办肯定还是要办的,不然白准备了。”</p>
眼见得谢知蕴又要开始长篇大论,她登时出口解释。</p>
“放心,绝对与你无关。”</p>
局都设了,只能换个人坑了。</p>
***</p>
由于之前启献帝留下的嫔妃都被送走了,所以偌大后宫只剩下太后,新帝夫妇,德太妃,允王,还有两个不大受宠的小公主以及她们的母妃。</p>
人少了,陆夭考虑到开源节流的问题,再加之要整顿后宫,将到年纪的宫女放出去了一大批。</p>
又询问了原本宁王府里的家生子儿,有没有人愿意来,把不愿意来的都送到庄子上和铺子里,剩下愿意来的一股脑儿带进宫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