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1章 水平一般(1 / 2)

他怕那火一出来,就会把冷场烧成热场,把理智烧成灰烬;他怕那些眼神里燃烧的崇拜,怕那些把他名字当咒语念的夜晚——怕到最后,连他自己都信了那套神话,迷失在那虚幻的光环之中。</p>

所以他把话头掐了,动作干脆得像关掉一盏漏油的灯。</p>

他宁愿让沉默当盾牌,当刀鞘,让沉默把“演说家”三个字活活憋死在喉咙里,也不肯让它跑出来,变成一场可能失控的烟火,把一切都烧得面目全非。</p>

在绝大多数时候,陈树生恰似一座遗世独立、静默矗立的孤峰,孤傲且冷峻,从不凭借言语去为自己在复杂局势中争得那片天地——若用“煽动”一词来描述,或许更为精准贴切。</p>

陈树生心里明镜儿似的,深知这所谓的“煽动”,其本质便如熊熊燃烧的火焰。</p>

说来也巧,不知是否天意故意捉弄,“煽”这个字里本就带着“火”,而用火去行事,本身就潜藏着引火烧身的巨大风险。</p>

虽说这样的解释或许有些牵强附会,但其中想要表达的核心意思,想必并无差错。</p>

他宛如一位隐匿于尘世喧嚣之外的神秘隐者,习惯将那些本可如滔滔江水般连绵不绝、能言善辩的话语,硬生生地咽进喉咙的最深处。</p>

那些话语,就像是被投入黑暗无底深渊的一颗颗火种,在他的胃里悄然无声地慢慢发酵。</p>

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化作一股奇异而又炽热的冷火。</p>

这股冷火在他体内肆意地燃烧着,烧得他胸口滚烫,仿佛有一团炽热无比的岩浆在他的胸腔之中疯狂翻滚,好似要将他的身体从内部彻底熔化。</p>

然而,他却始终紧紧地闭着嘴巴,像守护着最珍贵的宝藏一样,不肯让旁人闻到一丝一毫的烟味。</p>

仿佛那若有若无的烟味一旦飘出,就会如同平静湖面投入的一颗巨石,打破他精心维持的、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的世界。</p>

说到底,在他内心最深处,真正令他畏惧的,并非是那让人尴尬到脚趾抠地的冷场。冷场于他而言,不过是一片短暂飘过的阴云,转瞬即逝,根本无法在他心中掀起太大的波澜。他真正害怕的,是那热烈到近乎疯狂、足以将人吞噬的热场。</p>

他太清楚自己体内蕴含的能量了,那是一种能够颠覆一切、改变世界的强大力量。</p>

一旦他开口,那些字句就会如同失控的等离子体,带着排山倒海、势不可挡的巨大能量,以一种锐不可当的态势疯狂冲出来。</p>

它们就像是一把把锋利无比的火焰之剑,所到之处,寸草不生,瞬间就能把他好不容易筑起的、看似坚固实则脆弱的冰墙烧得渣都不剩,将原本有序、安稳的世界搅得天翻地覆、一片狼藉。</p>

他仿佛拥有一种神奇的预知能力,能清晰地预见到那样的场景:当他开口的瞬间,人群就像听到了发令枪响的运动员,如汹涌澎湃的潮水一般疯狂地涌过来。</p>

他们会被他那充满魔力、极具煽动性的言语所深深吸引,所彻底煽动,心甘情愿地将他推到那看似无比辉煌、实则危机四伏的浪尖之上。</p>

可那浪尖,看似是众人瞩目的焦点,是荣耀与辉煌的象征,实则暗藏着无数的风险与危机,就像一座随时可能崩塌的危楼,随时可能被打碎。</p>

一旦浪尖破碎,他就会从那高高在上的位置狠狠摔下,摔得粉身碎骨、体无完肤。</p>

所以,他毅然决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沉默。沉默,成了他最坚实的盾牌,为他抵御外界那纷繁复杂的喧嚣与形形色色的诱惑,让他在这充满诱惑与危险的世界中保持一份清醒与冷静;沉默,也成了包裹利刃的刀鞘,将他那可能引发一场惊天动地风暴的演说才华紧紧束缚,让他不至于因为一时的冲动而酿成大祸。</p>

他把“演说家”这三个字活活憋死在喉咙里,就像把一颗炽热无比、足以毁灭一切的火种封印在一个黑暗无光、密不透风的盒子中。</p>

这三个字,在他喉结后面渐渐沉成了一块黑铁疙瘩,沉重而又压抑,仿佛一块巨石压在他的心头,让他时刻都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p>

偶尔,他会忍不住咳嗽一声,那一声咳嗽,就像是一丝微弱的金属味在舌尖一闪而过,转瞬即逝。</p>

这微弱的金属味,仿佛是一个无声却又无比清晰的提醒,提醒着他自己还握着那把足以点燃整个世界的火,但他永远不会点燃引线,不会让那场可能失控、后果难料的烟火在自己的人生中肆意绽放,因为他深知,那场烟火一旦点燃,就可能将他的世界烧成一片废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