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缺钱不能缺德(1 / 2)

叶珊越淡定,郊中校长越抓狂,他甚至想暴跳如雷,揪住毛主任的头发问他当初是什么眼神。</p>

他在涵养和发飙之间抉择了几秒,很快打定主意,酝酿着各种理由和溢美之词,准备砸向叶珊。</p>

严校长心中亦在思量:今天数学和英语全砸了,城中可能还不如郊中,在教育界要被笑话了,还要什么矜持?</p>

想到这里,身子往前一倾,霸住叶珊:</p>

“刚刚我在语文教室那里,就觉得你很优秀!”</p>

叶珊读懂了他的目光:小朋友,我是最早欣赏你的。你知道什么叫“知遇之恩”吗?</p>

她微笑着,你知道什么叫“竞标”吗?</p>

严校长看着叶珊目光清澈,却镇定从容。</p>

她才五六岁光景,却不慌不忙,闲定自若,给自己筹谋着未来……这种气场不像是装出来的,但是,这么小的孩子能有这样的气场和胆略吗?</p>

郊中校长迫不及待地将自己酝酿的内容,掏心掏肺般倒出,眼神无比的真诚。</p>

叶珊支腮,为难地沉默着。</p>

虽然最初自己只是想去郊中,可是,如果能去县中或者城中,那就更好了!</p>

要不,你们卷起来?</p>

算了,毕竟都是校长,都要面子,我还是说句话吧。</p>

“我还没想好去哪里读。我要回家问问爸爸妈妈。”</p>

啧,这孩子不仅仅智商高 ,情商也高,一下子把得罪人的选择题抛给家长了。</p>

在县中校长的授意下,县中的一个老师拍拍叶珊的小脑袋:</p>

“和你爸爸妈妈说,随时带你到我们学校来面试!”</p>

郊中的教导主任立马凑到她耳边说:</p>

“叫你爸爸妈妈来我们学校,立马入学!不用面试!”</p>

城中严校长却没说话,他已经有别的思路和想法了。</p>

叶珊愉快地和众人告别,蹦蹦跳跳地离开了学校,去车站与妈妈汇合。</p>

徐慧萍来了,脚步有些沉重。</p>

她没想到县城的房价那么贵,特别是好学校附近的,租金高的比坝镇的门面房还贵,而且租金都是半年起付。</p>

更别提找工作了。</p>

这年代没有“找工作”这个概念。要么分配,要么调动,除非愿意打零工。</p>

回家第一件事情就是找叶建国商量。</p>

叶建国并不怀疑上学的真实性,毕竟上六年级也是孩子自己搞定的。</p>

“但是上学这件事情不仅仅是上学啊,很复杂啊,要找工作,要租房子,要吃饭……”</p>

叶建国觉得徐慧萍放弃现在好端端的工人铁饭碗,实在可惜。</p>

“做个体户吧!”叶珊提议。</p>

八十年代,改开才没多久,下海经商的人有,但更多的人还抱着观望的姿态,没有经商的意识。</p>

对叶珊而言,现在遍地都是机会,弯腰就能捡起金子!关键是肯弯腰的人太少。</p>

果然,叶建国极力反对,“你妈能抹得开这个脸吗?”(注1)</p>

徐慧萍面露难色:“倒也没什么不好意思,就是……”</p>

是了,以妈妈这个性,估计生意也很难做起来。叶珊叹了口气,也就不再提了。</p>

但是徐慧萍还是想为女儿的未来争取一下,一晚上都在做叶建国的思想工作。</p>

第二天早上,徐慧萍安慰叶珊说:</p>

“放心,你爸同意你去县城了,我们现在去凑钱。”</p>

徐慧萍匆匆赶去银行。</p>

前面有两个人在排队。</p>

这个年代,还不太讲究什么服务用语,柜员抬头就问:</p>

“你办什么业务?”</p>

“我存一个死期。”</p>

“想死多久?”</p>

“呃,死三年吧!”</p>

老百姓习惯将“定期”称之为“死期”。</p>

徐慧萍羡慕地看过去,那位要存钱的,她倒有点认识。</p>

那人竟然要存五百块!</p>

徐慧萍真想问他借,但毕竟半熟不熟的,又不是朋友,她开不了这口。</p>

只能眼巴巴看着那人拿着存折走了。</p>

接下来这位开口便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