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风停(2 / 2)

工部右侍郎薛玉书告病假的第二日,刘秉卿追赐谥号“文忠”,忠诚、勤勉之意;虽比不得“文正”,却已是不可多得的美谥。</p>

那股弹劾刘秉卿之风戛然而止。</p>

今年的腊月,百姓受雪灾之苦,朝堂上也是腥风血雨。</p>

官员们无不战战兢兢。</p>

一个早朝就有两位三品大员落马,而天子手中的折子还远远未读完,谁也不知自己是否在其中。</p>

往日哭喊着穷困的官员们如今却把银子一箱箱往国库送。</p>

就连于达都上缴了五十万两纹银。</p>

如此并未停歇,银子上缴结束,官员们便各自奔赴老家救灾。</p>

银两自备,粮食布匹自备。</p>

京城的粮食布匹价格飙涨不说,竟还买不到。</p>

救灾本就是十万火急之事,又因刘秉卿一案耽搁多日,如今便要日夜兼程往灾地赶。</p>

文官们体弱,加之能立于朝堂大殿之上的,年纪都不小,若路上有个好歹,便是大越的损失。</p>

天子圣恩,派武将兵马相护,粮食布匹等均有兵卒运输,更有锦衣卫相随,保护诸位大人。</p>

此次是京中四品官员尽数回乡,一辆辆马车从京城排队而出,身后跟着的是浩浩荡荡的救灾队伍。</p>

待到众官员离开,京城空了一半,百姓们倒是能过上一个好年。</p>

内阁因着要值守,三位阁老并未离京。</p>

沈逾白必是要给三人送礼的。</p>

礼送往于府,于府管家给了沈逾白一个大大的冷脸,再次将其挡在了府外。</p>

沈逾白倒也不在意。</p>

他才把首辅大人狠狠得罪了一番,人家能给他好脸色才怪。</p>

入了秦府,秦阁老亲自见的沈逾白。</p>

两人寒暄一番后,秦诏道:“此次不止于门,我李门和刘门各个官员都受了重创。”</p>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p>

喜欢家有卷轴通古今,我养成了未来首辅请大家收藏:家有卷轴通古今,我养成了未来首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

无论哪个派系都不可能是干净的。</p>

天子对董兴邦和闵仁贵毫不手软,就是杀鸡儆猴。</p>

如今天子给了机会,让他们拿钱买命,若还抱着银子不撒手,就是拿全家老小的命去试天子的刀究竟硬不硬。</p>

能站在朝堂之上的人没有傻子,自是知晓天子手中的折子写不下所有人,可谁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在不在折子上。</p>

并不需犹豫,有家产的官员均是拿出半数家产。</p>

沈逾白道:“谁势大,谁更吃亏。”</p>

秦诏抚掌笑道:“正是如此。”</p>

李门如今势威,加之他没什么资产,倒是在天子面前露了脸。</p>

刘门的官员多是刘秉卿所收的贫寒子弟出身,又因刘秉卿的约束,贪墨者虽有,却远远比不得于门。</p>

至于崔明启……</p>

一个子都没捐,不提也罢。</p>

此次于达可谓损失惨重。</p>

先是一日内折损两名三品大员,派系势力必会大大被削弱,又要捐出大量财物,还要劳心劳力去救灾。</p>

各个官员的老家就是他们的大本营,当地父母官都会是依附他们的存在。</p>

如今派他们回去救灾,依附他们的那些官员如何敢不尽心尽力?</p>

便是他这个阁老亲自领人去救灾,都不如这些官员亲自回老家。</p>

此举既救了灾,充盈了国库,又未让官员们领功,还一举削弱了于门势力,甚至连刘秉卿都护住了。</p>

可谓是一举五得。</p>

这等手段,除了沈逾白外,不做他想。</p>

喜欢家有卷轴通古今,我养成了未来首辅请大家收藏:家有卷轴通古今,我养成了未来首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