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绿涵自认为说这样的话会感动王明德,哪知王明德心里却冷笑连连。</p>
什么想要钱财的话就不会找他?</p>
她也不看看自己什么样?有钱财会看上她吗?</p>
自己不过是因为实在是家境太过贫寒,才忍耐着心里不适,与这赵大姑娘相处。</p>
刚考上秀才的时候,王明德也对自己自视颇高。</p>
想着自己好歹成了秀才老爷,这镇上县里大户人家的姑娘,不都会对自己暗送秋波吗?</p>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p>
那时王明德一心懊悔自己成家过早,应该要等到考中秀才之后才娶妻。</p>
王珍珍倒说了一句公道话:“哥哥你倒也不必做那美梦,若不是你先娶了叶氏进门,你哪里能去考秀才?”</p>
几句话如一盆冷水泼向王明德,倒是也让他清醒了。</p>
这下他已经成了二婚的,大户人家疼闺女的根本就不会看他。</p>
能看上他的,也只是普通的贩夫走卒。</p>
对比来对比去,还是赵地主家最为合算。</p>
这赵大姑娘,有点憨傻,全心全意地崇拜着他。</p>
就算他惹得她不高兴了,他只要说上几句动听的,她立马就会回心转意。</p>
此时王明德见刘老婆子高高兴兴地收拾着那半块肉,他只觉得无比腻歪。</p>
“咱们家里就穷到这个地步了,连块肉都吃不起?”</p>
以前王家也是过的穷日子,但是后来叶锦绣氏去做苦工,挣的钱都给了家里。</p>
王家的日子比起大部分村里人,那还是要好过的。</p>
这下叶氏将银子拿走后,他们一时半会都适应不过来这日子了。</p>
刘老婆子没好气道:“你这个秀才老爷,你才是家里最有能力最有本事的人,你倒是想法子捞点银子回来呀。你和那胖闺女相处了这么段时间,也没见你往家里拿银子来。”</p>
王明德顿时恼羞成怒:“娘,你说的是什么话?我堂堂一个七尺男儿,尚未与那赵姑娘成婚,你就说让我向她拿银子。”</p>
“哥哥你如今讲这些虚的做什么?这不是一回生二回熟吗?反正先前也是向叶氏拿银子,如今像赵姑娘拿银子,有何不同?再说赵姑娘迟早也是要入我们王家门,既然要做我们王家的儿媳,花她点银子有何不该?你可是秀才呀!”</p>
王珍珍可不管她哥哥的面子,也对他的面红耳赤视而不见。</p>
她还真是这样想的。</p>
如今没有了叶氏往家里拿银子,家里实在艰难的很。</p>
她是一心一意期盼着赵氏赶紧进门,把王家支撑起来不说,再给她备一份丰厚的嫁妆,以后也让她找一个如意郎君。</p>
王明德气得甩了甩袖子:“你们怎能把心思都明晃晃挂在嘴上,让旁人听到了,都来嘲笑我们。你们还嫌我王家如今还不够好笑吗?再说你们催我成婚,只张着嘴催就成了,也不要准备那聘礼宴席的银子?”</p>
王老头两眼一瞪,指着王明德呵斥:“你这个兔崽子在跟谁说话呢?你读书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如今倒冲着你爹娘耍起威风来。你如此不孝,老子今日便要教训你。”</p>
一顶不孝的帽子扣了下来,王明德便不敢再冲着他爹吼了。</p>
他也担心这样不孝的名声传了出去。</p>
只得连忙认错:“爹,方才是儿子太过冲动。你老人家不要放在心上。但是这聘金也该有个说法,否则怎么娶那赵姑娘过门?”</p>
刘老婆子一心一意的炖着面前那一点肉,压根不着急这些事儿。</p>
“你好歹也是个秀才。只有那地主家的闺女追着你跑的,你急什么?着急的是她。你稳住就得了。”</p>
刘老婆子说的话,王老头频频赞同。</p>
“你可是个秀才。连个地主家的姑娘都拿不住吗?她若是急了自然愿意降低要求,甚至她自己拿银子出来让你娶她,都有可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