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元年,公元527年,陈庆之继续着他的传奇之路。</p>
当时,他属于领军将军曹仲宗的部下,跟着进攻北魏的涡(guo)阳城(安徽蒙城)。</p>
北魏派遣常山王元昭率领马步兵十五万赶来支援,其先锋部队敢到距离涡阳四十里的地方安营扎寨。</p>
陈庆之请求进攻北魏先锋。</p>
太守韦放则是认为北魏的先锋必然是精锐,不能轻易去攻打。</p>
陈庆之则认为对方是劳师以远,就该趁这个时候,干一仗。</p>
最终,陈庆之带上了两百精锐,趁夜突袭魏军营帐,把魏军打了个措手不及,大乱!</p>
他又赢了!</p>
随后,陈庆之回师报告战果后与其他梁军一起进驻涡阳城和北魏军抗衡。</p>
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双方大小数百战,但都未动到对方的根本,所以依旧还在对峙,但是双方士兵的士气都比较衰弱了。</p>
于是,魏军跑到梁军的后方筑城,想要来个夹心饼干。</p>
曹仲宗担心被人做成夹心饼干,想要撤退。</p>
陈庆之便拿出自己的符节,堵住了众人,说:“出来一年了,耗费了无数粮草,士兵们也不想打了,都想跑路,就这么回去?这就是败仗!不如跟他们拼命干一仗!</p>
古人说,置之死地而后生,那就等他们完全合围,这样士兵们就会拼命。</p>
我身上有密诏,你们谁还要撤退的,那我就按密诏行事了。”</p>
于是,众人佩服陈庆之,愿意听从陈庆之的计策。</p>
时机一到,陈庆之派骑兵趁夜突袭魏军,连克四座城寨,吓得涡阳戍主王纬赶紧投降了。</p>
但此时,还有九座城寨实力很强。</p>
韦放就挑选了三十个投降的魏军,让他们去告诉剩下的城寨,涡阳投降的消息。</p>
然后陈庆之跟随在后面,趁着对方军心不稳之时,擂鼓呐喊,拼命进攻,接连攻克了剩下的九座城寨。</p>
魏军大败,死伤无数,史料记载:涡水为之不流。</p>
南梁军收降三万多人!</p>
陈庆之又赢了!】</p>
</p>
“这陈庆之有点东西啊,不过他打败北魏,听着有点不得劲!可恶的蛮夷,竟敢用我大魏的国号!”曹操说道。</p>
</p>
“如此看来,这陈庆之倒也是个知兵法的人,怎么会被人认为是名不副实呢?”刘邦疑惑道。</p>
</p>
【大通二年,公元528年,陈庆之的高光时刻到来了。</p>
这话,还要从历史上着名的“女皇帝”宣武灵皇后说起了。</p>
这位女皇帝也是一个传奇人物,她擅长骑马射箭,能文能武,乃是北魏孝明帝元诩的生母。</p>
公元515年的时候,她的儿子元诩继位,是为北魏第九位皇帝。</p>
胡氏临朝称制期间,重用贤臣,整顿吏治,清理冗官,平反冤案,约束宗室外戚,打击世家豪强,弃奢从简,轻徭薄赋,限制僧人出家,提高女性地位等等一系列的政策,使得北魏的国力达到了极盛时期。</p>
同时,她临朝称制期间,还平定了大乘之乱,打败梁武帝萧衍,收回大片领土。</p>
虽然期间,她也曾大兴土木,修寺庙,扩建龙门石窟等,但是在发现劳民伤财之后,倒也知道及时的停下来,不再这么干。</p>
至于为何称呼为她为女皇帝呢?</p>
因为她要求大臣称呼她为陛下,自称朕,因此,在当时,她和她的儿子元诩,一起被称为“二帝”“二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