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清朝的数据更恐怖?(1 / 2)

“还能有啥原因,不就是那些软骨头跪族想要黑咱和大明吗?一群数典忘祖的东西!”</p>

朱元璋冷哼了一声。</p>

</p>

“呵呵,这些混账东西,那思州的土司也叫起义?那分明就是不服王化!还有那劳什子的杨应龙,哼,这都敢算进来,是没地方黑,硬找吗?”</p>

永乐朱棣气愤的捶打了一下桌子。</p>

</p>

“哼,那些该死的跪族,恶意贬低祖宗,真是丢我汉人的脸!倘若让朕穿越过去,非得杀他个血流成河不可。”</p>

汉武帝也是不由得握紧了拳头。</p>

</p>

“这满清鞑子确实害人不浅!朕倒是想知道,按照这样的标准,那满清的起义次数有多少。”李世民道。</p>

</p>

“嘿嘿,朕也很好奇,不知道这满清的起义有多少次,这不得上万次啊!”汉高祖刘邦嘿嘿直笑。</p>

</p>

“这算了,朕不想争辩这些没用的!”清朝,雍正帝看到天幕提到自己是推广改土归流最出名的皇帝,本来还挺高兴的,结果还没高兴两秒,就被唐太宗李世民的话给整心虚了。</p>

</p>

“我大清肯定比明国少很多,最多最多,应该整个大清就不到一百次!”乾隆皇帝说道。</p>

然而下一刻,乾隆就差点晕倒了。</p>

</p>

【说到这个,那可能就有很多人好奇了,清朝的民变和起义次数有人统计吗?</p>

嘿,这还真有,具体的后面再说,现在只举例其中一个数字。</p>

根据阿美历史学家费正清编纂的《剑桥中国晚清史》统计,在1856-1865年时(咸丰与同治在位期间),清朝发生的民变和起义2332次。】</p>

</p>

“我艹¥!”</p>

“嚯!”</p>

“十年两千三百多次?”</p>

“一年两百多次?”</p>

“哈!真可怕,十年顶别人一个朝代几百年了!”</p>

“真的假的啊,虽然朕预计这满清肯定更多,但是这怎么感觉好像不太真实的样子。”</p>

“废物满清!”</p>

</p>

天幕上,一个个的皇帝们惊叹的画面,直接扎得清朝的历代皇帝人都麻了。</p>

“这,这,这”康熙浑身颤抖!</p>

</p>

清朝咸丰时空,咸丰皇帝一顿猛烈咳嗽,差点没背过气去。</p>

南方,洪秀全哈哈大笑道:“清妖不愧是清妖,咱们得加把劲了,咱们有天父保佑,即便是咱们都死了,也要在死前将清妖给彻底灭了!”</p>

</p>

“这不可能,这不可能,这是污蔑,这肯定是污蔑,这绝对九成都是水分,这是谁统计的,这是污蔑我大清!这该死的洋鬼子!朕一定要灭了你们。”</p>

乾隆歇斯底里的吼道</p>

同一时空,项羽呵呵一笑道:“这乾隆,还在乱叫,灭洋鬼子?灭洋鬼子的事情,咱们自己会做,就不劳烦你了,老老实实蹲在燕京,等咱们来灭就行了!”</p>

</p>

【我猜,肯定会有人说,这数字水分太大了,或者说什么肯定是把几个人十几个人这种超小规模什么闹事,抢劫之类的也算进去了。</p>

这个关于清朝的情况具体是啥样的,咱们后面到了再说。</p>

咱就只说一句,现在知道说水分大了?</p>

那明朝的所谓1900次又有多少水分呢。</p>

原始数据差距已经这么大了,要是按照都有水分,都按照一定比例除掉水分,那剩下的数字,只怕是差别还是非常之大啊。】</p>

</p>

“呵呵,就这个数字,除掉水分还不是一样,废物建奴,一群腌臜东西!”</p>

朱元璋哈哈大笑道。</p>

</p>

【当然,可能有人还会好奇,那元朝有多少次这所谓的民变和起义呢?</p>

元朝的,说实话,没办法按照这样去进行统计。</p>

其中主要的原因是元朝的史料太粗糙了。</p>

一来,是元朝自己记录的史料很粗糙,二来就是明朝修的《元史》也很粗糙,直接一年就干完了,就是把各种资料往里面一塞,也没仔细去校对什么的。</p>

因此在元朝的史料里,经常是这样记录的:</p>

至元十一年,河北、河东、山东盗贼充斥!</p>

江南盗贼凡四百余处(至元二十六年)</p>

</p>

也就是说,元朝的史料没有像明清那样,将不同路数的民变、起义给分开记录,而是一个笼统的说法,因此没办法像前两者那样统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