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智取南越(1 / 2)

方怀远闻言,心中的大石才彻底落地,感激地说道:“还是贤侄考虑周全,真是难为你了。信儿能得你如此照拂,是他的福气。”</p>

说着,他轻轻叹了口气,沉声说:“若你父亲还活着,看见你能有今日的成就,想来也是欣慰的!”</p>

想起已逝的父亲,霍渊神色凝重:“伯父谬赞。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p>

方怀远看着霍渊一脸笑意,“贤侄,如今大盛四分五裂,长此以往后患无穷。你有什么打算?”</p>

朱家自立为王的事他已经听说了,只怕其他州府也不安生。</p>

霍渊自然明白方怀远的意思,如今,大盛分崩离析,周边各国对大盛虎视眈眈,最好的做法就是重新拥立新君,尽快稳住民心。</p>

于是霍渊反问道:“依伯父之见当如何?”</p>

方怀远沉思了片刻说:“李氏皇族已遭灭门。在雍州生死存亡之际,贤侄得神明庇护,是为天选之人,不如贤侄择日登基,我们方家必鼎力扶持!”</p>

霍渊出手解了两次岭南之危,是方家军的贵人。</p>

这些年,他亲自见证了霍渊的成长,霍渊有一颗爱民之心,又善于谋略,方怀远觉得他足以担当大任。</p>

再加上霍渊如今在军中和百姓中的威望,方怀远越想越觉得此事可行。</p>

他继续道:“你登高一呼,必然应者云集。加之贤侄麾下精兵强将众多,定能迅速稳定局势,使百姓免受战乱之苦。”</p>

霍渊沉思了半晌,回道:“伯父,我虽有心为国,但此事事关重大,还需从长计议。且如今大盛内忧外患,我想先平定九州再做打算。”</p>

方怀远闻言心神一振,大盛开国皇帝的志向就是荡平九州以安四方。</p>

然而,除了开国皇帝,此后三代君主都只知享乐,特别是李麟与李靳兄弟,残害忠良,视百姓如草芥,才导致了大盛亡国的下场。</p>

方怀远没想到霍渊竟有如此雄心壮志,但联想到霍渊的本事,方怀远很快便释然了。</p>

有神明相助,有法宝在身,有什么事情是霍渊不能办的?</p>

“国不可一日无君,以我之见,贤侄可先登基,再行开疆扩土。听闻贤侄已平定北漠与鲜卑,不知下一步做何打算?”方怀远问。</p>

平定九州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即使有神明相助,粮食问题可以解决,但是打仗最重要的还是兵力。</p>

此刻,方怀远还不知道霍渊手下如今已有六十万兵力。</p>

然而国事若无人过问,恐怕各地人心浮动会出现变故。若有人起兵后,再去平叛,必然会造成人员伤亡。</p>

内战,是方怀远不想看到的。</p>

霍渊能顺利收复夷洲,在方怀远看来是不错的开端。</p>

霍渊:“本来,我准备先攻打匈奴,匈奴介于鲜卑与北漠之间,这些年来表面上是迫于压力,协助北漠屡次出兵雍州,实则一直想借机入侵大盛领土。</p>

此前,因为匈奴与鲜卑联手攻打五原郡,我炸了匈奴皇宫。如今匈奴分裂成多个部落,正是各个击破的好时机。”</p>

“匈奴屡次进犯大盛的事情,我有所耳闻。但大军如果现在折返,舟车劳顿。霍家军二十余万将士既然到了岭南,不如直接灭了南越如何?”方怀远提议道。</p>

他与南越打了几年交道,常年受到南越侵扰,简直不胜其烦。如果能灭了南越,便是去了他的心头大患。</p>

南越领土面积与北漠差不多,百姓多以捕鱼为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