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自检完毕,赵小侯就输入了激活指令。</p>
这个激活过程也不像普通计算机那么快,足足等了5分钟,漆黑的屏幕上方才浮现出一个大大的笑脸,旁边的机箱里也传来了机械音:“主人您好。”</p>
“1号,感觉怎么样?新房子舒服吗?”</p>
赵小侯用麦克风说道。</p>
这样的话,智能ai能够通过麦克风检测到赵小侯所说的话。</p>
“很舒服,谢谢主人了,1号很高兴。”</p>
在几句简单的对话之后,赵小侯就让1号智能ai进行了全面的自检。</p>
并且在这个全面自检的过程里,让1号智能ai将一些不必要以及重复的数据删除掉。</p>
这样的话,能够让那颗1米直径的巨型锗碳芯片装入更多的数据。</p>
毕竟就现在而言,1号智能ai利用爬虫程序所收集到的知识和信息仅仅只是网络上的一部分。</p>
如果想要将整个网络的知识和信息都收集起来,这颗巨型锗碳芯片肯定是不够的。</p>
并且在日后的实验工作里,1号智能ai将会因为海量的计算而产生海量的数据。</p>
因而一些废弃,重复的数据就没必要保留了。</p>
等1号智能ai全面自检完毕之后,其反馈出来的信息,锗碳芯片的空间还剩余78。</p>
到这个时候为止,可以说这个科研辅助ai项目就算是成功了。</p>
当然,现在的1号智能ai也仅仅只是最初级的中智能ai。</p>
想要让其能力最大化,那么就需要长时间的训练和知识收集。</p>
但即便是如此,这个1号智能ai也暂时够用了。</p>
只不过,赵小侯并不打算将计算机实验室关闭,改为他用。</p>
考虑到智能ai需要较长时间来收集知识和训练自身。</p>
赵小侯最终还是去锗碳芯片实验室,又做了一批巨型锗碳芯片。</p>
当然,在这个过程里,锗碳芯片实验室的所有人都围在赵小侯身边进行学习。</p>
这批巨型锗碳芯片一共做了8个。</p>
其中两颗巨型锗碳芯片,赵小侯直接分给了2号,3号智能ai,为它们制造了机箱,也将散热器给它们连接上了。</p>
它们现阶段的任务就是在网络上收集自身所需的知识,虽然2号智能ai只收集法律方面的知识,3号智能ai只收集医学方面的知识,但由于它们要不断训练在这方面的能力。</p>
因而对散热的需求也不算小。</p>
至少2号,3号智能ai加在一起所需要的散热量,也几乎和1号相等了。</p>
而1号智能ai同样也对散热有很大的需求。</p>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楼顶那个大水池就有些不够用了。</p>
在三台超级锗碳计算机同时全力运转的时候,楼顶那个大水池每天要蒸发十多吨水。</p>
喜欢被系统强迫成为大科学家请大家收藏:()被系统强迫成为大科学家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