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也能够保留正四面体所带来的抗压强度。</p>
如此一来,在宏观层面上,碳纤维所体现出来的性能就应该是高抗拉强度和高抗压强度并存,形成较为强大的韧性。</p>
当然,这仅仅只是赵小侯寻思良久之后的想法,至于是否真的能够成功,就只能用实验来说话了。</p>
而想要在四面体的基础上再构建上一层结构,这个难度本来就比较大。</p>
而想要将这个范围限定为菱形体的话,就需要更多的实验来摸索其中的震荡规律。</p>
当然,赵小侯还是将这个事情交给了1号智能ai。</p>
只不过在进行实验之前,1号智能ai需要在自己的混沌海里进行仿真的实验模拟,为之后现实里的实验收束实验方向,节约实验时间。</p>
但同时,赵小侯也将制造更多机械臂的事情交给了1号智能ai。</p>
这些机械臂将会用在实验楼各层之中。</p>
等这些机械臂安装到位之后,不但各大实验室里的科研人员可以节约更多的实验时间,并且运输原料的事情也可以交给机械臂了。</p>
分布各处的机械臂可以原材料从仓库里提出,一路送到电梯里,而电梯里也会安装机械臂,最终将原材料送入指定的实验室内,进行实验。</p>
如此安排之后,可以想象的是,大多数科研人员的工作就不再是没日没夜的做实验了。</p>
他们的工作将会是构思一些灵感,制定实验计划,检查实验过程,研读1号智能ai出具的实验报告等等。</p>
就连实验数据的收集,论文的撰写,都可以全部交给1号智能ai执行。</p>
赵小侯也不知道1号智能ai介入实验室之后,那些科研人员会不会习惯。</p>
但这一步总归是要走出去的。</p>
毕竟在赵小侯的思考里,1号智能ai做实验的次数和类型还是太少了。</p>
一款合格的科研辅助人工智能,并不是制造出智能内核,再收集大量信息就可以称得上是合格的。</p>
简单来说,蓝星上那些弱智能ai,都需要进行大量的训练。</p>
而1号智能ai也是一样,只不过它所需要的大量训练就是做实验,写实验报告等等。</p>
说白了,就好似培训一个实验室新手那样去培训它,直到其能够胜任绝大多数的实验为止。</p>
当然,有一说一,1号智能ai成长的速度绝对要比一个实验室新手快上很多很多。</p>
一个实验室老手,如果想要成长为一个能够单一类型实验的老手,所需要的时间大概为3-4年。</p>
但如果想要对所有类型的实验熟练,同时有着丰富的实验经验,这个所需要的时间,就很多了。</p>
至少一个人类的寿命消耗完,都不太可能实现。</p>
给1号智能ai下达一系列的命令之后,赵小侯就让采购部去采购原材料。</p>
自己则是带着钱本伟、李飞等人前往京北国际机场。</p>
喜欢被系统强迫成为大科学家请大家收藏:()被系统强迫成为大科学家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