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科学家委员会(1 / 2)

当然,这些院士大佬的热情,着实让赵小侯放下了心。</p>

有了这些院士大佬的助力,大科学院的建立指日可待。</p>

而三天后,上面又召开了一次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是上次那些两院领导,院士大佬,并且还有一些部门的领导参加。</p>

很快,这次会议就确定了大科学院的机构设置等等问题。</p>

简单来说,大科学院的机构设置和科学院、工程院差不多,但在各学部之上设立了一个科学家委员会。</p>

这个科学家委员会的职责就是全面调配批准、审核大夏范围内的科研项目。</p>

其在科研方面的权力之大是可想而知的。</p>

任何研究所、实验室的科研项目都会由科学家委员会进行审核,防止重复研究的出现。</p>

同时,等到大科学院正式成立之后,科学家委员会还要承担起对科研人员进行调配,重新划分研究所,实验室等等工作。</p>

对于赵小侯来说,会议的最终结果,他都有些没有想到。</p>

他竟然被推举为大科学院筹备组的组长,而大科学院筹备组的30名组员,也都是来自于科学院、工程院各大学部的大佬。</p>

这倒是意外之喜,虽说不当这个大科学院筹备组组长也不影响啥,但能够当上的话,也是大家对他学术成果的认可。</p>

次日,他就在1号智能实验室的大会议室里召开了大科学院筹备组的第一场会议。</p>

实际上大科学院的筹备工作并不困难,其下部门设置等等问题都很简单。</p>

一周之后,大夏大科学院就宣布成立了。</p>

而赵小侯与其他100名院士乃至于年富力强的教授一起当选了科学家委员会的委员。</p>

同时,他也被推选为科学家委员会的执行长。</p>

在科学家委员会成立之后不到1个小时,赵小侯就主持召开了科学家委员会的第一次工作会议。</p>

在会议上,他提出,利用智能ai对全大夏正在研究的科研项目乃至于技术储备进行排序制定权重,之后再根据科研人员的专业、学术能力重新设置研究所、实验室。</p>

毕竟在这方面,智能ai天然就比人类更有优势。</p>

如果派人去做这个工作的话,光是这个就得消耗几年时间。</p>

但如果将所有科研项目,技术储备开放给智能ai,那么不管是1号智能ai,还是2号智能ai,前后时间不会超过3天。</p>

并且这三天时间实际上都是科研人员们将科研资料输入的时间。</p>

毕竟很多研究所,实验室的网络都是不对外开放的,而想要让智能ai连接到这些研究所,实验室的网络上,也是需要消耗时间的。</p>

对于赵小侯的这个提议,科学家委员会经过深思熟虑的研究探讨之后,全票通过。</p>

原因很简单,大家都觉得他说得对,并且赵小侯研究出来的智能ai,有多厉害,对科研的辅助效果有多好,他们也是略有耳闻。</p>

再说了,大科学院的建立原本就是为了让大夏的科研工作更进一步,全国科研一盘棋。</p>

如果还像之前那样各个研究所各自为政,啥科研资料都舍不得拿出来,那还搞个屁的大科学院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