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 Y10721号战星竣工(1 / 2)

但在2号智能ai送上的小行星测绘报告里分别被命名为y号小行星和t号小行星。</p>

之所以选择这两颗小行星的主要原因就是两者都是刚好10公里直径,容易上手,改造起来比较容易,适合没有经验的大夏。</p>

其二就是因为这两颗小行星的地质结构不一样。</p>

y号小行星乃是一颗以硅酸盐岩石为主的岩质小行星。</p>

而t号小行星则是一颗以铁,镍为主的铁质小行星。</p>

简单来说,岩质小行星由于质量比较小的缘故,改造起来更容易一些,但不如铁质小行星那么稳定。</p>

铁质小行星由于质量比较大的缘故,改造起来麻烦一些,但结构更稳定。</p>

这些都是可以直接根据物理性质预测出来的东西。</p>

但至于改造之后到底会如何,就只能上手试试的。</p>

随着赵小侯选定了这两颗小行星,数十艘太空采集船随即就在其上进行了固定,然后缓缓将其脱离小行星带,直到远离小行星带上千万公里后,方才减速停止。</p>

而这个时候,从这些太空采集船上释放出了数十万的无人机械,降落到小行星上,开始对这两颗小行星进行改造。</p>

而这两颗小行星的整体改造方案,在其测绘数据出炉之后,就由2号智能ai制定出来了。</p>

实际上,每一颗直径超过10公里的小行星都有这种待遇。</p>

由此可见,现在智能ai的算力有多么富裕。</p>

相对于提前做好策划安排,随随便便浪费一些算力都不叫个事。</p>

很快,这两颗小行星内部就被掏出了一个巨大的空间,之后海量配件材料被运输了过来。</p>

这些配件材料都是已经造好的零件,只需要从小行星内部空间开始按照图纸逐一安装即可。</p>

就好似以前汽车生产流水线上的模块化生产。</p>

赵小侯作为战星制造计划项目的总设计师,此时正站在一艘太空采集船的指挥室里,看着投放出来的战星建造画面,不由得点了点头。</p>

在真光脑制造出来之后,1,2,3号智能ai的算力极大充裕,这就使得它们能够指挥更多的无人机械从事更复杂的建造工作。</p>

此时那两颗小行星上,数十万计的无人机械好似勤劳的小蜜蜂一样,在小行星内外进进出出,进行着快速的改造。</p>

原本看上去灰扑扑的小行星也在这些无人机械的努力之下不断变化着模样。</p>

由于此时战星制造计划项目组已经被列为大科学院的最高级别科研项目之一,各方面的资源提供都是排在第一位。</p>

因而两颗小行星的改造计划推进速度快得惊人。</p>

在短短一个月时间里,y号小行星就完成了内部空间结构,管道铺设等等工作,并且将外层装甲铺设完成了60以上。</p>

而t号小行星的改造速度要慢上不少,但也完成了内部空间结构,管道铺设的70。</p>

等到第二个月结束时,y号小行星就完成了外层装甲铺设和粒子炮阵的建造。</p>

就连粒子副炮和半凝固态电磁场护盾发生器都完成了80,并开始建造粒子主炮。</p>

而t号小行星则将内部空间结构,管道铺设完成,完成了外层装甲铺设的50,并开始了粒子炮阵的建造。</p>